在《山海经》里记载了这么一条龙。它全身赤红,人面蛇身,身长千里,两只眼睛是竖着的,睁开像两枚竖着的橄榄,合上就是两条笔直的缝儿,它睁开一只眼睛,人间便是白天,闭上一只眼睛,人间便是黑夜,两只眼睛都睁开,人间就会大旱,两只眼睛都闭上,人间就会陷入一片黑暗;
潮新闻客户端 杨晓杰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一直占据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承载着百姓的信仰与期望,是一种超越凡尘的存在。它高居九天之上,遨游四海之间,不可捉摸。
封面新闻记者 文康林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早在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就广泛分布于华夏大地。距今8000年的辽宁查海遗址的巨型石堆塑龙,距今6000多年的河南濮阳的蚌塑龙,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玉龙、玉猪龙等都比较具有代表性。
吴吉煌“龙”字字形演变。 吴吉煌制图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中国人对龙的想象和崇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了6500多年前用蚌壳摆成的龙形,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C形玉龙,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4000多年前的陶制彩绘龙盘。
在龙年的新衣上,包含“龙”元素图案的那些总格外亮眼。尽管龙的形象千变万化,但龙纹作为中国传统纹饰图案的代表,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精彩。从简洁稚拙到复杂灵动,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龙纹形象的发展演变也生生不息。
作者:甘正气(《楚帆》主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对善恶有很强感知力的神物。龙的出现多为吉兆,包含“龙”在内的“麟凤龟龙”,被《礼记》称为“四灵”。它们如果出现,可以视为国运昌盛的征兆。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某些龙显出身形,则是当时社会出现不公的表征。
龙吟虎啸、乘龙快婿、鱼龙混杂、鱼跃龙门……这些成语中,龙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南京图书馆讲座“华夏龙文化中的音乐:从夔龙说起”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李牧主讲,在甲辰龙年到来之际向读者普及“龙知识”。△讲座现场没人见过龙,但是龙在中国文化中一直保持着神秘的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