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一路向西蜿蜒曲折呈巨大的“几”字形流经我国的青、川、甘、宁、蒙、陕、晋、豫、鲁这9个省级行政区,最终注入我国最大的内海渤海,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万多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大约为580亿立方米。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两大著名的河流,长江和黄河,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流,全长6387公里,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曾有一碗水半碗沙的说法,在过去的数万年里,黄河每年都向渤海输送16亿吨泥沙,60%都来自黄土高原。
而又因为泥沙的不断堆积,黄河很多地方的河床甚至高出地面有10米之多,俨然已经成为了一条“悬河”,导致人们不得不升高堤坝,才能防止决堤。那既然黄河很多地方都已经成为了“悬河”,处于一种很危险的状况,但为什么国家还不清理黄河泥沙呢?
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说,11月是观鸟的最佳季节。这片湿地是众多候鸟迁徙、越冬和繁殖的基地。作为黄河最下游的一片湿地,黄河口承接了整个黄河流域输送来的物质流和生态流。它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健康状况。
水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撑,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2022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关口,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开工47项,投资规模达到4577亿元。各地水利部门有效应对夏秋汛情旱情,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
黄河虽然滋养了中华文明,但数千年来黄河流域的过度开发也让这条母亲河不堪重负,到了今天,每年国家都会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黄河问题,收效虽然不能说甚微,却也不怎么显著,黄河泛滥依旧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生态危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