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吴月辉、钟自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王敏团队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福建地调院”)团队对新发现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的联合研究,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生命演化历史中最震撼的一幕被认为是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其中涉及了大量骨骼、肌肉、表皮衍生物和其他生物学结构的改变。地球上的第一只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换句话说,鸟类起源于何时?2月13日,中国科学家公布目前全球最早、也是最古老的鸟类——“政和八闽鸟”的化石。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一只1.5亿年前生活于八闽大地的鸟,改写了鸟类演化的历史。近期,中国科研团队在福建政和大溪盆地发现了重要鸟类化石,命名为“政和八闽鸟”,距今约1.5亿年。《自然》期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一只1.5亿年前生活于八闽大地的鸟,改写了鸟类演化的历史。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发现了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之一,将现代鸟类身体构型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近2000万年。
中新网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孙自法)鸟类从恐龙演化而来已是学界共识,但其演化过程及重要节点因化石证据稀缺而迷雾重重,也一直备受关注。最近,中国科学家团队在政和动物群研究取得一项改写鸟类演化历史的重要化石发现——距今约1.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王敏团队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福建地调院”)团队联合对新发现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的研究,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
发布会现场发布了研究成果东南网2月13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文/图)今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福建政和大溪盆地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又发现了重要鸟类化石,命名为“政和八闽鸟”,时代距今约1.50亿年。《自然》期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2月10日,古脊椎所王敏研究员在办公室观察政和八闽鸟化石标本,右侧是政和八闽鸟模型。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团队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团队联合对新发现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的研究,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
王敏蹲在地上,脚下是一堆堆被劈开的黑色岩石,他立起一块菜板大小的石头,将其劈成智能手机大小、3毫米厚的石板,如果里面保存有化石,石头表面就会暴露出古生物的遗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锤会发现什么。”面对单调枯燥且结果未知的工作,科研人员经常这样安慰和鼓舞自己。
地球上的第一只鸟是何时飞向天空的?目前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化石在我国福建政和动物群现身。这一重要发现,将鸟类起源时间推进到距今约1.72亿至1.64亿年的中侏罗世晚期,改写了鸟类演化历史。2月13日,相关研究成果在《自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