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2300年前的漂流瓶“河光时刻”,上面写着:后世的君子们啊,你们好呀!上面的刻字来自战国时期,翻译过来就是我们是给王打鱼的封承德和旧将曼,我们俩现在在给王看守陵墓,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啊,想象一下2300年前,两个看守王林的普通人感叹时光流逝,唏嘘不已。
中新社石家庄10月30日电 题:解码两千多年前的神秘守丘刻石——专访河北博物院二级研究员刘卫华中新社记者 牛琳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神秘方式,漂流瓶成为航海时代人类跨文化交流的象征符号。投入大海的漂流瓶不知将漂向何方,被何人捡到,充满着未知、期待和浪漫。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新社石家庄10月30日电 题:解码两千多年前的神秘守丘刻石——专访河北博物院二级研究员刘卫华中新社记者 牛琳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神秘方式,漂流瓶成为航海时代人类跨文化交流的象征符号。投入大海的漂流瓶不知将漂向何方,被何人捡到,充满着未知、期待和浪漫。
河北博物院陈列的中山国王陵文物,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视觉中国供图真正确定的,只有这19个“字”的样子。对于大部分现代人,比起文字,那更像一些线段、圆形、弧形、长方形、三角形、加号、叉号的无意义组合,被评价为:“像大篆,又像甲骨文”。大小不一,疏密不均,有点歪斜。
中新社记者 牛琳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神秘方式,漂流瓶成为航海时代人类跨文化交流的象征符号。投入大海的漂流瓶不知将漂向何方,被何人捡到,充满着未知、期待和浪漫。今年爆红网络的中山国文物守丘刻石,被网友称为来自2300多年前的“漂流瓶”。刻在它上面的短短19字藏着哪些秘密?
“我家有别墅在郑州。”大家看到这句话是不是以为这又是哪个有钱人在炫富?如果告诉你,这是来自唐朝的一个墓志铭上面的碑文,大家会不会怀疑这是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去了?可事实就是,这的确是唐朝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穿越。
华夏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地孕育出了丰富的智慧结晶,先人留下了无数珍宝文物。虽然历经千年,但这些文物依旧惊艳动人,美得不可方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些文物的绝美,相信你会再一次被我们老祖宗的审美惊艳到。尤其最后一个,看过的无一不感到震撼!
中新网石家庄6月8日电 (裴国荣 俱凝搏 王晓丽)“见信如晤:近日安否,且来山中小住几日如何?”盛夏,伴着群山,位于河北石家庄赞皇县的嶂石岩大凡营地里,游客王新玲一时兴起,把随手写就的一封古色古香的“山中来信”短笺发到朋友圈,不到半小时,频频获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