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8日上午,受无锡杨氏家族迁台后人杨世缄先生的委托,在中共无锡市委统战部、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杨氏家族代表及法务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无锡博物院工作人员接收了杨世缄父亲杨通谊先生于上世纪存放于东亚银行上海分行的一批家藏文物。
连元街是无锡城中心比较有名的一条街巷。1956年,公私合营后的王兴记馄饨店就位于连元街中山路路口闹市,而使连元街长期保有人气的是巷中的一所著名小学----连元街小学,这所小学的前身是无锡历史上最早的新式学校竢实学堂。
点击上方江南晚报订阅锡城热点新闻即时推送国务院日前批准,自今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以纪念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升空。无锡市民杨镜明、杨钟明兄弟俩获悉后既兴奋又自豪,因为他们的叔父杨畅直接参与了“东方红一号”的研制。
江阴的民风经历了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一下子激发了江阴人无穷的创造力,包容开放朴实率真几乎成了那个年代江阴人的象征,很可惜这样的风气随着外族的入侵而被改变,蒙古人对江南的控制让江阴人多了一份家国情怀,多了一份民族血性,于是根植在江南人心里千年的刚烈血性,忠贞情怀又一次在明朝内忧外患的环境下勃发,只是在清朝高压统治下,经历了明末抗清斗争的血腥镇压,江阴人的血性才有所收敛,而朴实无华成为清朝江阴的主旋律 ,直到清末太平天国的突起,江阴人的血性才重新活跃,而这样的血性更是把江阴人的开放,江阴人的包容、江阴人的敢拼敢闯精神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年代爆发出来,并出现了一波开创性的事业和创新的人物。
徐志钧/文世居望族 一、吴氏家族吴姓于吴国亡后缺乏记载。至东汉永兴二年(154年)四月,汉恒帝命吴郡守糜豹监修泰伯墓道茔城。同年十月,泰伯四十一世孙吴如胜向皇帝献上泰伯世系。恒帝命其子吴允承为奉祀侯,回归故乡,永主庙祀。
1937年11月23日,侵华日军从常熟白茆口上岸,兵分四路,其中一路沿锡沪路向无锡城进军,日军昼夜行军,白天时,先头部队放一只大气球,气球上有一个鬼子士兵挥刀指路的图片,作为后续队伍的引领标志,晚上放一只照明弹,亮光可照亮方圆三公里左右,树上的叶子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边听边看走进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走进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遇见的是无锡六大家族。运河岸边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和重要基地,这里出了中国的面粉大王、纱布大王,还曾经是中国的第一大米市,这座城市究竟收藏了多少故事和传奇?
商团是民国时期很被人忽视的一股势力,不少商团首领的关系网可大的吓人,比起黄金荣、杜月笙来都不逊色。在无锡就有这么一个商团首领,他到李鸿章那里是后辈,他的老爹还是冯国璋的老师,民国首富荣家兄弟还是他的小弟,这个人就是杨翰西。
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总有人担心中国传统文化会消亡,因此特别“着急上火”,常常将“保护”、“传承”、“发扬”、“振兴”等词汇与之相关联,其实,从广义而言,每一个中国人所思所想和行为方式就是中国文化最为鲜活的体现,比如强烈的“家乡观念”就是传统核心观念之一,无论历朝历代和何种异域文化“入侵”,根本就无须担心这种观念的消亡,因为只要是个中国人,他的血液中都含着“家乡观念”的基因,即使“全身换血”也改变不了。
11月5日,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无锡博物院承办的“云薖文荟——杨家翰墨展”在无锡市中心的云薖园开展,并一直持续到今年的12月4日。与此同时,修缮一新的云薖园也重新面世,打造成城市新的公共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