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称,世界人口预计将于今年11月15日突破80亿,1927年全球人口仅有20亿,这意味着过去95年全球人口增长了60亿,然而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使得不同国家的粮食产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幅,这就导致地球上大约有8.2亿人每天都在被饥饿所困。
在地球的南端,有一片广袤而寒冷的海域,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其中,南极磷虾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南极磷虾并非真正的虾类,而是节肢动物,与常见的虾蟹是近亲。这种看似普通的生物,却具有极高的价值,成为了海洋中的宝贵财富。南极磷虾是名副其实的“蛋白质宝库”。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深蓝号捕磷虾船出发已经60天,是否已到南极?如果到了是否已开始工作,产量如何?南极的磷虾被比作黄金矿,这一次去南极预计工作多长时间?”开创国际1月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深蓝号已经达到南极,开始捕捞生产。
来源:【人民日报】作为世界渔业大国里首个实现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业的国家,我国内陆河流、湖泊、水库和坑塘等水域滩涂面积5.5亿亩,适宜开展养殖生产的内陆水面面积约1亿亩,宜渔水域面积广阔。“渔业领域践行大食物观有基础、有优势,潜力巨大。”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说。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向陆地要食物,也要向海洋要食物;不仅要有陆地粮仓,还要建设“海上粮仓”。我省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954公里,拥有独特的海洋资源禀赋。
“虎鲸号”亮相珠海航展,展现我国高速隐身水面无人作战装备的最新成果;全长110米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正在加快建设,明年有望停靠母港连云港港;连云港航空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开通连云港—柬埔寨首条直航航线;……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海洋产业屡屡传来好消息,一批针对特殊场
连云港,因港得名,以港兴市。作为江苏唯一的深海水港,连云港港2023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32023.31万吨,集装箱613.67万吨;新辟12条近远洋航线,并相继开通3条国际海铁联运道,累计开行中欧班列806列。
昨日,据连云港市发改委披露,2024年,连云港市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紧紧围绕全年230项工作任务和序时进度安排方案,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各项重点任务实施,预计海洋生产总值增长8%,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好成效。海洋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中新网盐城10月27日电(顾名筛)出台支持海洋渔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沿海渔港经济区总体布局规划……江苏全面发力海洋渔业经济,高水平建设“蓝色粮仓”。10月26日至27日,江苏省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推进会在射阳县举行,积极推动政策落地,谋划一批海洋渔业重大项目。
10月31日,记者从位于连云港的江苏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悉,眼下随着海水温度逐步降低,该公司陆基驯化的三文鱼将被陆续移至山东海上深水网箱。此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连云港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可行性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今年以来,我国各级渔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提出的“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大食物观指引渔业高质量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渔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