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讯(记者 成燕 文/图)6月10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围绕今年活动主题“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郑州多个县(市)区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非遗主题活动,邀请市民感受璀璨的中华文明。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2月12日,正值元宵佳节,郑州图书馆内热闹非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馆精心策划了“典籍里的字谜”元宵节猜谜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与。活动现场,五颜六色的灯谜挂满了图书馆的各个角落,市民们或驻足沉思,或相互讨论,享受着猜灯谜的乐趣。
中秋佳节将至,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场以“我们的节日·中秋文明集市”为主题的活动,9月13日在郑州市惠济区举行,在郑州市新城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文化专区,其“沉浸式”中医药文化体验方式,吸引了众多居民的关注,纷纷参与其中,感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魅力。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师生了解清明习俗,丰富对节气的认知,传承文化遗产,4月1日,郑州八中新校区举行“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活动。了解清明习俗 传承文化遗产当大地被春雨润泽,万物复苏之际,我们便迎来了满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丰富情感寄托的清明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1月14日至15日农历小年期间,郑州万象城特联合郑州文化馆,二七区文化馆等机构举办非遗嘉年华活动。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浩12月28日,记者从郑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元旦、春节期间,郑州市以“龙”的主题统筹谋划,突出以“龙”精神、“龙”文化,推出“博物馆里庆元旦”“博物馆里过龙年”“博物馆里闹元宵”等“三大”主题系列活动,有特色展览、文艺演出、社教研学、互动游戏等
大河网讯 2月27日,河南非遗直播广场制作的视频《非遗里的郑州》正式发布。非遗是什么?是世代相传的匠人手艺,是衣食住行里的生活智慧;更是沉淀着大众审美的艺术珍品,是饱含着历史真味的文化瑰宝。说起郑州你会想到什么?
行走老家河南 品读早期中国触摸郑州学院派传媒大咖郑州行 特刊多元传播传统文化 用心讲好郑州故事郑州大学二级教授、河南省文史馆馆员董广安:多元传播、创新表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是一面镜子,映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