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枝红杏出墙,几重竹篱绕舍,一幢幢徽派古民居疏朗有致。村前有一条小溪,村口有一片人工塘,外墙斑驳的民居倒映在清澈的涟漪中。这里是黟县碧阳镇关麓村。数百年来,关麓村的地标一直是“八大家”联体古民居群。如今,关麓村武亭山上,崛起了一处以帐篷造型为标志的“度假村”,成为当地一处新地标。
山间云海。(资料图片)关麓八大家。潘 成 摄关麓帐篷客酒店。(资料图片)村企合作推进古村焕新——留住徽州“团结互助”的鲜活历史建筑样本,延续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金黄的稻田连着葱茏碧山,在微风中腾起细浪,仿佛摊开了一幅巨大的调色板。
碧阳镇地处黄山市黟县南麓盆地,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轴心地带,距黄山风景区仅40余公里。关麓作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在其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关麓八家”的八幢迷宫一般的古宅,这精心设计的大宅门,堪称徽派建筑的巅峰之作。
7月8日,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一行走进黟县宏村,用镜头记录着眼前的风景。“黄山市不仅有迷人的风光,还有宏村等特色古村落。黄山风景区和宏村在法国也很有名,法国人非常喜欢。”在白玉堂看来,乡村旅游在法国发展很快,在中国同样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000年上映的电影《卧虎藏龙》片头中,随着主人公李慕白牵马走过小桥,一幅徽派水乡画卷诗意铺展。这座桥,就是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的南湖桥。“依山作墙,顺水成溪”,宏村也借此被推至全球性的聚光灯之下。“时隔25年再回青山绿水间,目之所及皆是回忆。
12月18日,中国(黄山)第三届徽派古建产业发展大会在屯启幕,本报记者对参会专家进行专访。来欣赏他们观点碰撞:在守正创新中延续历史文脉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 如何让古老的徽派建筑在“传统村落保护”的主旋律下,既保留历史记忆,又焕发新生活力?
李白曾有诗云,“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黟见倾心 自在桃源”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来到黟县,只为一睹徽州古村的秀丽。说起黟县,很多人会想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等称号,一直以来,黟县都作为文旅强县为大家所熟知。
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记者蒋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深入挖掘“大黄山”文化内涵,积极整合旅游优质资源,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升级,不仅让黄山风景区这块金字招牌持续闪耀,而且让黄山的乡村旅游也红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