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小径清幽烟霭霭,金风萧瑟野茫茫。”霜降过后,秋高气爽,适合到野外登高,凭栏远眺,感受一下“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转寒,冬季马上就要来临了。
南极磷虾是我们这颗星球上最大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现存资源量约为6.5~10亿吨,比全人类的体重之和还要重。南极磷虾生长在南极大陆附近的冰冷海域,远离工业污染,品质优良,被誉为“人类最后的蛋白质资源库”。
南极磷虾是一种神奇的浮游生物,成虾体长仅4~6cm,体重2克左右,相当于2ml淡水的质量,但它却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种群规模最大的生物种类,资源量比全球肉类的年产量还高。作为世界最大的“海洋蛋白源”,南极磷虾对人类的未来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日前,许多媒体报道了有关我国第31次南极考察的消息,都提到了一种渔业生物——南极磷虾,报道称南极磷虾即将登上国内餐桌。对自然抱有无限好奇的朋友,想必会提出许多问题:南极磷虾是什么东西呢?真的可以开发么?人类吃南极磷虾对南极生态有什么影响?会不会抢鲸和企鹅们的口粮呢?
中学课本上就告诉我们,地球上最庞大的生物种群是磷虾,1981~1990年由南极科学研究委员会等多个国际组织联合的《南大洋生物资源储量调查》统计,南大洋磷虾储量约为4~5亿吨,而且这还是一个保守数字!如此庞大的数量,简直就是一个取之不竭的宝库,那么为什么我们从来没吃过磷虾?
这可是令多个国家眼红的物种,派出专门的船只进行捕捞,我国也参与其中并可能成为最强的黑马!与其它虾类动物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南极磷虾的鳃是肉眼可见的,有自己的发光器,这些发光器每隔3秒左右就可以发出光,个人猜想或许在南极中,鳞虾是靠着发光器寻找自己体内需要的食物,那么这些光对于南极磷虾来说具体又有什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