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端阳”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今年,恰逢中国端午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5周年。2009年,中国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近日,网传“日本把《伤寒杂病论》申请成了专利”,瞬间激起了广大网友的激烈讨论。实际上,早在2019年就有学者以日本汉方药为例,通过分析汉方药行政管理、汉方药相关专利申请情况,表示中药经典方在日本无法获得专利授权。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端午假期,国内文旅市场继续火热。吃粽子、观龙舟、看表演……传统民俗与旅游经济结合愈发紧密,成为消费市场不断升温的缩影。游客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感受历史脉搏。民俗游成为多地发展文旅的重要抓手。
【源流·长江】对话嘉宾:郑承志国家级非遗项目“屈原传说”湖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武汉大学特聘研究员沈建东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苏州市非遗评审库专家刘石林湖南省汨罗市屈原纪念馆首任馆长、副研究馆员游秋伦湖北黄石西塞神舟会扎制技艺传承人如果说黄河流域为中华文明注入了质朴、雄浑的底色,那么
端阳大集里,伍子胥、货郎等沉浸式NPC互动体验,吸引了市民游客的目光;戏台上,大人、小孩唱着精彩的戏剧选段,台下的“票友”们看得投入……6月2日上午,2024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在浙江嘉兴子城举行,拉开了禾城年度端午民俗文化活动的大幕。
春节申遗成功:美美与共的中国足迹□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阅读提要中国的申遗之路,烙印着中国的发展轨迹。代表中国入选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体现着中国智慧,承载着中国价值,凝聚着中国精神。
春节申遗成功了!北京时间12月4日晚,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题:龙年端午话龙舟新华社记者喻珮、李思远、冯源时值端午,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徐家冲港湾,数千名群众齐立江边祭祀屈原,举行“龙舟竞逐”活动。江中船桨飞扬,一艘艘龙舟破风劈浪,击打船板声、桡手们低沉有力的吼叫声、划水声此起彼伏。岸上群众擂鼓呐喊,场面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