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学的是预防医学,按教学大纲要求,学了180个学时的中医中药。那时精力充沛,将其基本的皮毛的东西编了个三字诀,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中医病因三类,现保存于此,算个痕迹资料吧。说阴阳说阴阳,无穷尽。凡事物,可两分。互对立,能一统。表为阳,里为阴。热为阳,寒为阴。虚为阳,实为阴。
说起阴阳,我们脑袋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太极八卦图、黑白两条鱼、中医中的阴虚阳虚、太极拳甚至一些看起来很玄幻的东西。但是什么是阴阳呢?阴阳一说来源于我国周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是东方文明的思想渊源。《系辞》中有:“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导读:今天跟着谢浴凡先生学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一段话,识别中药的阴阳气味属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中医的入门,先从了解阴阳开始。中国的哲学核心是“阴阳”哲学,简单来说:“阴”就是物质,“阳”就是能量。仔细想一下,宇宙间有生命的事物不就是一直在进行一种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吗?用中国的哲学来讲,就是阴阳的持续互转。
汉字的秘密“阴”字的繁体字为“陰”,左耳刀旁说明这个字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侌”(yin)则是古人用来表示该字读音的。“陰”字最初的含义是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都是背阳的部分。后来,这个字简化为“阴”,给人一种月夜笼罩山岗,很阴暗的感觉。“阴”也是中华姓氏之一。
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附《八纲辩证相兼和转化彩表》小王快速翻阅着笔记,文:“谢老师,您能够给我再讲讲八纲辨证吗?我还想请教您"谢老师点了点头,说:"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核心,也是我们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包括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