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芬岛,2013年9月5日。因纽特猎手莱西(Leesee Papatsie,左)和皮特鲁斯(Peterloosie Ninna Papatsie ,右)站在他们刚刚打死的一头北极熊尸体旁查看。巴芬岛,2013年9月5日。被因纽特猎人开枪击中之后一只北极熊倒地不起。
住在北极的“因纽特人”,他们不仅吃生腌海雀,竟然还生吃北极熊导语:人类,可真是一种随遇而安的高级动物,无论环境多么严酷,都一样可以扎根住下来,顽强地生存下来。无论在广袤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还是在冰天雪地的地球两极,都可以见到人类居民的身影。
生活在北极圈的黄种人,又称为因纽特人,这个生活在北极圈以北的民族,过去是靠在海上捕鱼和在雪地里打猎为生的,如今大多生活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地区,少一部分生活在西伯利亚地区,根据印第安人的说法,因纽特人也被称为爱斯基摩人,大意就是“吃生肉的人”,为了抵抗寒冷天气,因纽特人每日需要补充
遇见人生中第一只北极熊的那天,是我在西北航道的邮轮上度过的第12天。我是因为探险故事而来西北航道的——这条全世界最险峻的极地航道之一,在长达400年的开辟史中发生了无数关于勇气、荣耀与牺牲的故事,我为它们深深着迷。在餐桌上跟船长聊起时,他点点头:“西北航道是一条充满故事的航线。
我们经常会在照片上看到北极熊,白色皮毛下的它们总会给人一种很憨、很可爱的感觉。北极熊生活在地球最寒冷地区之一的北极,它们高度适应寒冷天气,我们确实很难亲眼看见它,所以我们很容易被“照骗”。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北极熊比我们想象要大许多,一头正常的雄性北极熊体重在400到800公斤。
这时候是因纽特人一年中捕猎北极熊的大好时机,上好的熊皮是他们一年中制作毛皮大衣的上佳材料。因纽特人早期并不生活在北极,上万年前他们历经漫长的迁徙来到北极,在与严寒环境的斗争中,他们逐渐掌握了用驯鹿和海豹等兽皮制成保暖的衣服。
为了一己私利,令清朝几近灭国的恶毒手段,欧洲白人不仅用在亚洲,同时也用在美洲原住民身上,比如加拿大土著因纽特人:为了从他们手里获得尽可能多的财富,白人们先是赠送烟酒给土著,或直接用烟酒来以物易物,等他们上瘾后再狮子大开口,从十磅烟丝换一张皮草,到最后一磅换一件,从20瓶酒换一头海豹,到1瓶酒换一头。
因为海豹有近视眼,阿努克只能小心翼翼的模仿海豹在冰面上移动,但他的动作稍微有些大了。海豹很快察觉到了他的存在,迅速朝海水方向奔去。与此同时,有一只海豹因近视眼严重,彻底迷失了方向。尽管阿努克努力的学着海豹的动作掩饰自己人类的身份,但海豹却凭着敏锐的听觉找到了同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