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parency日前,由广东省新闻办主办的 “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第五期第二站来到梅州市。“亻厓”字是客家话中的第一人称代词 走进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墙上的巨型“亻厓”字便吸引了记者的眼球。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丘锐妮 通讯员 凌远维近年来,梅州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结合工作职能,以客家文化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调解工作,运用于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后半篇文章”工作机制中。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丘锐妮 通讯员 高辉源 刘志玲为营造欢乐祥和的春节节日氛围,梅州非遗小剧场《风土·客韵》于春节前安排了多场演出,市民和游客在精彩的表演中“沉浸式”体验客家文化,感受节日喜庆氛围。
客家山歌、客家泥塑、客家筝……极富客家特色的非遗项目是广东梅州千年历史孕育的文化宝藏,梅州市文化馆联合各方力量,搭建特色平台助力客家文化传承传播。国家级非遗项目梅州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童爱娜在文化馆挖掘、培育“小幼苗”,让客家山歌代代传承。
梅州客天下景区立足客家文化,力争打造梅州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五一”假期到来,“世界客都”梅州的不少景区迎来各地游客。其中,位于梅江区的梅州客天下景区推出门票优惠套餐、“潮动五一非遗嘉年华”等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
中新网梅州11月2日电 (记者 王坚)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下称“客商大会”)于2日至4日在广东梅州举行,其中,3日将举办大会开幕式。2日,素有“世界客都”之称的梅州举办了多个客家文化活动,迎接海内外逾800名客商与嘉宾。梅州街头竖立着“喜迎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举办”标语。
9月6日,梅州市践行客家文化走出去成果报告会在嘉应学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市委外办主办,嘉应学院国际交流处承办。市委外办代表、市委宣传部代表和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师生代表等约200人参与本次活动。报告会上,市委外办主任房科辉宣读了中国驻塞舌尔大使馆的感谢信。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星彤 实习生 谢珂婧图/主办方提供7月20日,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非遗展演暨梅州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在广州举行。本次活动由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管委会主办,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支持。
开幕式上的客家竹板歌表演 温竹兰 摄中新网梅州4月14日电 (王坚 梅研)以“彰显客都梅州风采·促进东亚文化交融”为主题的“2023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梅州活动年”13日晚启幕,开幕式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5日,充分展示梅州客家文化魅力。
来源:【三峡晚报】5月7日,《新客家歌谣课程—走进新加坡》在新加坡举办,新加坡16个客属会馆代表共200多人参与了课程。课程由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客家三宝组合创始人陈善宝主讲,新加坡知名客家歌唱家、新加坡丰顺会馆副会长张振兴主持。
9月19日至25日,2024梅州社会科学普及周“弘扬客家文化、推进双百行动”系列活动举行。此次活动由梅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主办,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广东客家文化普及与研究基地承办。
12月31日,第十八届深圳文博会进入公众开放日的第三天。正值假期,来观展的人也多了起来。梅州馆内独具客家特色的非遗文化受到游客的青睐,陶瓷和文创产品持续热销。“好听!我就是被歌声吸引过来的,感觉非常新颖和精彩。
梅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世界可都”。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历史悠久的客家围龙屋、淳朴忠厚的客家人、朗朗上口的客家俗语、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在梅州孕育出了一幅幅瑰丽的人文画卷。 你想玩?叶剑英纪念园、梅州古城、客家公园等都是感受梅州历史文化的绝佳去处。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危健峰 通讯员 陈绮冰 余灏近日,第四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公布。梅州大埔县百侯镇侯南历史文化街区、大埔县茶阳镇茶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梅江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入选。此前,梅江区凌风东、西路已入选,成为梅州首个历史文化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