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曾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在走向绞刑架时,仍发出“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的坚贞誓言。他就是李大钊。穿越时空回望,是什么力量让当时年仅38岁的李大钊视死如归?他“为之奋斗的理想”究竟是什么?
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中央层面举行的纪念活动,翻看党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这之前中央举行了纪念李大钊诞辰100周年、110周年、120周年等重要活动,并且历届中央领导人对李大钊都作出高度评价,足以见得他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
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前言1927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英勇就义,年仅38岁,这位伟大的革命者为了心中的理想,即使面对残酷的绞刑和死亡,也毫不动摇。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行刑者竟然对他施以三次绞刑,整个过程长达40分钟之久,远超常人承受的极限,更可气的是,凶手在25年后才落网。
1920年2月的一个黎明,一辆带篷的骡车经过守卫警卫的详细盘查后,从北京齐化门(朝阳门)缓缓驶出北京城。这是一辆不寻常的骡车。赶车的“账房先生”是李大钊,而车里坐着的“东家”是陈独秀。李大钊为何选择用这种方式送陈独秀离开北京呢?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生于河北省乐亭。
1921年3月,李大钊同志撰文号召全国的共产主义者“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要担负起“中国彻底的大改革”的责任。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