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此后他于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杨振宁先生100岁了,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了一场名为“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的活动,庆祝他的百岁生日。杨振宁亲临现场,除了致谢与回忆之外,他发言中对50年前邓稼先一封信的回应,也引发了诸多人的感慨。
1972年,杨振宁离开北京去上海,经上海坐飞机回美国。在首都机场,邓稼先为杨振宁送行,停机坪上,杨振宁提出一个问题:“稼先,我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搞的,他叫寒春。”邓稼先吃惊地张了张嘴,好一会儿,他说:“你先上飞机吧。
偶尔翻看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一课就是杨振宁写的文章《邓稼先》,下面给邓稼先做了注释,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可是对于作者杨振宁却没有按惯例对作者做注释,是疏忽还是认为杨振宁的名气大到不需要注释的程度。
建国初期,我们的经济水平相当落后,各项技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些拥有核武器的发达国家,常常对我们核讹诈,落后就要被挨打,这是至理名言,为了新中国能挺直脊背站在世界的东方,于是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隐姓埋名的走向了戈壁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邓稼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了解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