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二季度净营收达24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0%,高于市场预期的237.84亿元;这是唯品会连续31个季度实现盈利,而且净利润超出市场预期,但这一利好并未直接反映在股价上——财报发布后,唯品会盘前股价跌幅超过10%,开盘后公司股价跌幅超过20%,最终收盘跌19.45%,是2018年5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时隔2个多月,3月29日唯品会崩了事件后续来了。其实很多网友已经习惯正常软件崩了,然后出现在主页。值得一提的是, 3月29日凌晨,微信QQ也出现了崩溃情况,十多天后通报显示,系由广州电信机房的制冷系统失灵引起,被腾讯内部视为一级事故,涉及部门和高管受到不同程度处罚。
阿里、拼多多、京东正“打”得热火朝天,唯品会先扛不住了。8月19日夜间,唯品会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成了互联网界的“未解之谜”。在祭出净营收达241亿人民币且同比增长6%、GMV突破384亿人民币、季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7%等“壮举”后,唯品会的股票竟开启了“暴跌模式”。两天内跌去25%,市值瞬间蒸发超30亿美元,唯品会跌到怀疑人生。近段时间,唯品会通过“疯狂冠名”刷尽了存在感,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到《二十不惑》再到《三十而已》,那句“都是好牌子,天天有三折”的洗脑程度堪比当年“大嘎猴,我系渣渣辉”。
最近,天猫、京东、唯品会相继公布了各自的新一季财报,没想到的是,财报一出,看空声四起,阿里唯品会的市值甚至下跌了10%以上,很多人感叹,这是怎么了?其实,三大平台之所以不被西方资本看好,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电商不挣钱了。
今年暑假,“姐姐妹妹”霸屏电视和网络。然而如果你看过其中一个节目或电视剧,就不难发现:“姐姐妹妹”们的衣服,好像都是在唯品会“买”的。实际上,2012年就赴美上市的唯品会曾被业内称为“妖股”,市值也一度超过150亿美元。
据京东披露,大促期间累计下单金额超3793亿元,尽管维持了正增长,不过10.3%的同比增速明显低于往年——自2017年起,京东6·18同比增速均在25%以上,2021年总交易额同比增速还能保持在27.7%;
唯品会CEO沈亚文/天下网商记者 石好唯品会大概未曾想到,从发布业绩预警到正式公布财报,在短短几天时间,唯品会的股价累计下跌 35%,市值蒸发超过25亿美元。11月18日,唯品会公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唯品会实现净营收86.7亿元,同比增长达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