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规定,禁止中国研究人员进日本航天局研究所,然而清华团队却要和他们进行火箭发动机技术方面的研究。这件事还没完,其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站出来说应该把我们的单晶硅技术拿出来出口美日,和他们进行共同研究,理由是这项技术虽然我们领先,但是科学研究应该无国界。
近日,复旦联手26家单位将中国人特殊基因图谱发布外网顶尖杂志《自然》上共享科技成果,这份汇集了18000名中国人基因研究数据的泛基因参考图谱覆盖了中国人群99.9%以上的遗传变异,其中有超过80%的变异是从未公开过的,那些中国人特有的易患疾病的变异基因很有可能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用来制造基因武器,基因武器的可持续性和针对性十分可怕对物种生存来说是毁灭性的引发全民担忧!
文 | 冯律讲法编辑 | 冯律讲法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它是我国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这里有最优秀的生源,最顶尖的师资,还有走在国际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研人才,可以说是无数高考考生心中梦想的大学。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近日传出消息:该院大肠外一科徐烨教授联合精准肿瘤中心胡欣教授,成功绘制出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结直肠癌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基因组变异特征,并鉴定出其中可精准预测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基因组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基础临床转化拓宽了思路。
近日,以复旦大学为第一单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学术文章——《基于36个族群的中国人泛基因组参考图谱》引起了广泛讨论。该研究数据公开发表于国外期刊,是正常科学研究还是为了研究成果放弃底线?该研究成果是否会影响中国人的遗传安全?今后如何加强中国人遗传信息管理?
最近以上海复旦大学为首的总共28家高校,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人的基因图谱,可谓是生物学领域的最高高度的基因图谱了,发表的这些人都是知名的学者教授,可就连老百姓都知道的这些会成为别有用心的国家制造生物武器的靶标,为何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不懂呢?
文/万物君6月14日,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研团队的最新成果《基于36个族群的中国人泛基因组参考图谱》。这意味着由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6家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在中国人群泛基因组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对于大学问题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应该加强高校的教学改革和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985的新闻学都降档招不满人,曾几何时那些专业是学校和教授们的摇钱树,聚宝盆,如今张雪峰有意或者无意识地办了一个大好事,让优秀的,吃苦耐劳的孩子去学工科理科,能学工就不学理,好就业,促进了人才向社会产业需求方向发展。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综述在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基因都是由4种基本碱基对组成的,但这4个碱基对却可以排列出数几十亿种的不同的序列。也正是如此,我们的自然界才如此多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