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好难受,每天睡觉都像只充了百分之五十的电量”;“三月以来,我没有一天是完完全全清醒着的”;“春困第N天,困到电梯上都能站着眯一会”……最近,很多人都进入了“春困”模式。上海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张毅提醒,睡眠并不是“睡得越久越好”,部分人群睡眠时间长也难以“充满电”。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人会出现一些睡眠问题,比如容易失眠,或者是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当中的现象。偶尔出现这种情况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多大的影响,一般是由于过度劳累导致,那么只要适当休息,这种现象很快就会缓解。
来源:【厦门日报】明明睡很久,但仍然感觉睡不醒,身体有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还会心烦、焦虑……这是怎么回事?如何改善?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厦门长庚医院中医科执行主任郭子嘉。郭子嘉指出,这些都属于情绪病症状,在中医上称之为“秋郁”,也就是“秋季抑郁症”。
午睡,是一种古老的生活习惯,也是中国人独有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午睡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办公室,午后总会有一段短暂的休息时间,人们可以趴在桌上小憩,也可以直接躺在床上进入梦乡。
大众网记者 孙淼 通讯员 贾晓囡 济南报道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来了,万物一片生机,可让人昏昏欲睡的“春困”也跟着来了,许多人会感到疲劳、困乏,早晨不易睡醒、醒后好似未睡足,还有网友调侃:“新的一天,是从800个哈欠开始的。
睡眠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睡眠质量的好坏更是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当前,许多人被失眠、睡眠不足等问题困扰,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哪些症状意味着睡眠障碍?长期的睡眠不足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如何获得高质量的睡眠?
全国范围内约有87%的人。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体会,睡得越久,醒来后仍然感到疲惫,表现出一种“似醒非醒”的状态,意识不清、思维错乱,甚至会有暴力的倾向,这在医学上称之为“睡醉”的现象,与喝醉酒的状态极为相似。
近日一条热搜引发网友关注午睡好处多多但要注意控制时间10月1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医师郭兮恒在与央视《生活圈》节目连线时表示:有研究显示,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全因死亡风险可增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