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初七,“七不出,八不入”原来是这样呀!“七不出”是指出门前需要办好“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七件事情,有一件事没有办好,就不能出门离乡。而“八不入”则是指出门后需要做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八件事情,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
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特殊日子,被称为“人日节”。据传说,这一天是女娲娘娘创造人类的日子。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娘娘是万物之母,她以黄土捏人,创造了人类。而初七这一天,是女娲娘娘创造了人类的日子,因此被特别地赋予了纪念的意义。
在农村流传着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语,这些俗语都是老一辈的人们在生活和劳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俗语的覆盖面很广,其中有很多俗语是和我们的生活有关系,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语“七不出门,八不归家”,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
文 /井石春节拜年是件大事。过去,家里老人要求,在正月十五前,一定要把该走的重要亲戚走完,要不走完,就有失礼的嫌疑。过去交通不便,进山出川的走亲戚,大多靠两条腿,亲戚多,时间紧,紧赶慢赶,正月十五就过了。而这中间初七初八两天恰恰又不能走路,为什么?有老规啊:“七不出,八不进”。
而正月初九在传统民俗中叫“天公生”,也叫“天日”,相传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玉帝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主宰三界,天上地下各路神仙都要在这天隆重庆贺,古时候百姓这天要在露天的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相传在玉帝生日这天更加灵验,所以这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