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中高级工艺美术师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1968年出生于陶都宜兴范氏制壶世家,自幼受范家制壶前辈范大生影响,对紫砂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四川农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后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紫砂艺术高级研修班。
玉成窑文化研究院成立现场。 李嘉伟 摄中新网宁波4月14日电(记者 林波)“千年紫砂,绵延至今;前有陈曼生,后有梅调鼎。”文人紫砂至玉成窑时期达到巅峰。清代光绪年间,浙江宁波籍著名书法家梅调鼎参与玉成窑,得到沪甬两地名家资助,在宁波江北慈城建窑。
大师简介范菊华,首届传统工艺大国非遗工匠,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上海星锐工艺美术大师,上海轻工工匠,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一级/高级技师,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宜兴市三八红旗手,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
李娇俨8月7日,“文心造物 器承茶香——文人紫砂古今名壶特展”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开幕,展览将持续至9月7日。紫砂,中国特有工艺,被誉为“紫玉金砂”。文人紫砂融合匠心与文心、技术与艺术,蕴含文化、审美、情怀与情趣,兼具实用、观赏与把玩之趣。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CRIHA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IRCI)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征集和评选工作近日完成。
中新网杭州8月7日电(曹丹)8月7日,“文心造物 器承茶香——文人紫砂古今名壶特展”在浙江杭州开幕。此次展览以文人紫砂为主线,展出自明末清初至当代400年来的名家经典作品超百件。展览将持续至9月8日。紫砂文化是中国传统茶文化与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宜兴特产紫砂泥料制作的陶器扬名世界,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传播有着密切关系。国庆长假遇见多彩非遗,国风、国潮、国际范,就是这么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