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服饰。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奥男 长沙报道今年春节,在福建泉州崇武古城里,一群头戴花巾、身着宽腿裤的女子吸引着很多游客的目光,这便是有着几百年历史、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惠安女服饰。惠安女服饰可以用流传于民间的一句顺口溜来概括:“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奥男 张兴莎 何青 长沙报道7月24日至26日,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在湖南举行。论坛期间,配套开展了非遗文化体验、中非文化交流展等活动,其中一组漂亮的服饰吸引了记者的眼球。
早报讯 (融媒体记者林志安 通讯员赵小梅 文/图)日前,一场海味十足的撬海蚝、串蚝壳比赛在泉州惠安县净峰镇举行。身穿惠女服饰的当地女性用最日常的“绝活”,展示了当地最地道的生活场景和最原汁原味的惠女风情。
都说南方人的执念是雪,北方人的执念是海,来到泉州“最东极”小岞,不仅能看海景吃海鲜,还能欣赏原生态的惠女风情。即将到来的元宵,这里又将重现百年前的民俗,启动热闹的“惠女靓龙年”游灯庆元宵活动。“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服饰是首批国家级非遗。
在泉州惠安,路过的女性不管是否正在劳作,不少都穿戴着色彩艳丽的头巾,这就是国家级非遗惠安女服饰。惠安女是指生活在惠安县惠东半岛和莆田南日岛海边的女性,和蟳埔女、湄州女一起被称为福建三大渔女,以勤劳智慧、敢拼敢干而闻名。
上月底,院线电影《浪花朵朵》在惠安县崇武古城开机,用镜头讲述惠安小岞林场女子种植队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将荒滩变绿洲的故事,全方位展现惠安女性吃苦耐劳、无怨无悔、敢拼会赢的“惠女精神”。惠安女身着传统服饰挑着花担。
10月3日,一场巴黎时尚界的盛会以“宋元中国 海丝泉州”专场活动谢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18名巴黎时装周超模完美呈现30套代表泉州文化的精美服饰,向世界展示海丝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
因为水资源缺乏,所以都是常年不洗澡,但是始终都会在出嫁那一天会洗上一次澡,但是这个辛巴族部落不一样,她们女性是一生都不会洗澡的,不只是因为他们的水自然缺乏,而是因为他们喜欢用红泥跟黄油裹在身上跟头发上,这样也起到了一种皮肤清洁的作用,所以一生都不会洗澡。
作为“福建三大渔女”之一,蟳埔女与湄洲女、惠安女并称闽中南沿海民俗奇观,论服饰、头饰的独特漂亮毫不逊色,多年来却不温不火。去年春节以来,由明星赵丽颖带起的“簪花围热”,火遍了大江南北。爆红之下,有人提醒,深思慎行才能持续长红。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泉州从唐初流传至今的花灯文化闻名全国。明天就是元宵佳节,目前,我市各地的花灯展已陆续亮灯,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赏灯。-昨晚,泉州台商投资区海丝公园亮灯,市民游园赏灯。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2月11日讯(见习记者 庄钊滢 通讯员 欧阳荣华)10日晚,惠安县小岞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五福呈祥 惠女游园会”,上千名惠安女身着传统服饰,手提璀璨花灯,共同庆祝元宵佳节。活动现场,舞狮队伍开路,九支身着绚丽惠女服饰的队伍手持花灯沿着岞兴街巡游。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日锦 田米 文/图2月10日晚,农历蛇年元宵佳节前夕,泉州惠安县小岞镇的街巷里,在“五福呈祥 惠女游园会”主题活动中,一千余名惠安女身着传统服饰,手提璀璨花灯上街闹元宵,为当地民众和游客献上了一场极具民俗文化特色的视觉盛宴。
N海都记者 黄义伟 实习生 郑秋菊 谭栋 4月9日上午10时,湄洲岛妈祖祖庙圣旨门广场,锣鼓声响,号声长鸣,两面绣有“天上圣母”的幡旗和18盏印有“升幡庆妈祖千秋圣诞,挂灯引黎民万里慈航”的红灯从铸铜飞凤旗杆缓缓升起,为期一个月的“天下妈祖回娘家”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