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在《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发表研究论文:Characterization of a mouse-adapted strain of ba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related coronavirus。
她解释,已有研究表明,在蝙蝠提取的冠状病毒中发现了与新型冠状病毒一致的PRRA位点。石正丽在直播中指出,在2003年SARS冠状病毒传播时,香港科学家在广东的市场关闭之前,成功采集了样本,很快发现了和SARS冠状病毒同源性达99.7%的病毒中间宿主,而随后,学界花了8年时间找到了
“自然界中存在很多的冠状病毒,我们不知道哪种会在下一次跳跃到人身上,也不知何时、以何种方式发生”,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石正丽表示,“我们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做一些工作来预防。”
来源:CGTN【独家!#CGTN专访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之四:我们现在发现的病毒只是冰山一角,必须提前去了解自然界野生动物携带的这些未知病毒,做到提前预警。这些病毒就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以我们是否承认它们的存在为转移。如果不去研究,还会有下一次的疫情爆发。
讲者| 石正丽整理 | 王心玥编辑 | 李 娟● ● ●非常感谢智识学研社邀请我给大家讲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今天我的讲座的题目是《知己知彼,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其实到今天我们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也就两个月零10天,离 “知己知彼” 还差得很远。
2020年11月17日,石正丽团队正式向NATURE提交了RaTG13的详细来源。该病毒来自2012年到2015年该课题组对云南省墨江县通关镇矿井的采样(相关研究请参考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951-z)。
以上研究来自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与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欧阳松应教授在预印本平台 bioRxiv 上发表的论文:Evolutionary arms race between virus and host drives genetic diversity in bat SA
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和美国生态健康联盟主席彼得·达什亚克教授团队5月31日在科学预印版网站BioRxiv发表了关于蝙蝠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的最新研究论文,这篇论文已经被《自然通讯》杂志接受,并将于近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