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李宣璋 每经编辑:陈星11月1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近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以下简称《立项指南》),参考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将现行综合诊查类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36项。
11月12日,国家医保局介绍,我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新增“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2025年5月底前,各省份医疗机构提供航空医疗转运服务收费将有据可依。国家医保局近期加快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已编制印发15批立项指南。
1月22日,北京市医保局、人社局联合发布通知,自1月25日起,北京设立“航空医疗转运”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医疗机构提供该服务收费将有据可依,单次服务价格最高不超过31000元。资料图片“航空医疗转运”医疗服务是指医疗机构(含120急救中心)利用各类航空器转运患者。
我省航空医疗转运服务收费将有据可依医保助力医疗急救“飞”起来日前,伴随着一阵轰鸣声,一架医疗直升机从衡水深州市飞抵石家庄市,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停机坪平稳降落,飞机上搭载的一名颅脑损伤患者顺利完成“空中转院”。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徐鹏航)国家医保局近日编制印发《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现行综合诊查类价格项目整合为36项,新增设立“航空医疗转运”项目、“安宁疗护”项目等,单独设立“上门服务费”,更好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2月2日,记者从江西省医疗保障局获悉,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大一附院)申报的“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近日获国家医保局、江西省医保局支持并予以价格备案。此举意味着新增“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在我省正式落地,在响应国家及省内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本报讯(记者 柴嵘)昨日,国家医保局介绍,2025年5月底前,我国航空医疗转运收费将设置“国标”。各省份医疗机构提供航空医疗转运服务收费将有据可依。“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
新京报讯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近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大一附院)申报的“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获国家医保局、江西省医保局支持并予以价格备案。南大一附院申报的“航空医疗转运”项目,采用“启航费+飞行小时费”的收费方式,即转运距离小于240公里的,收费为1.
我省航空医疗转运服务收费将有据可依医保助力医疗急救“飞”起来日前,伴随着一阵轰鸣声,一架医疗直升机从衡水深州市飞抵石家庄市,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停机坪平稳降落,飞机上搭载的一名颅脑损伤患者顺利完成“空中转院”。
近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参考2023年版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将现行综合诊查类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为36项,下一步将指导各省医保局做好对接落实,整合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制定全省统一的价格基准,指导具有价格管理权限的统筹地区对照
近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现行综合诊查类价格项目整合为36项。立项指南对诊查费、床位费、转运费等项目进行了明确规定。新增设立“航空医疗转运”项目,支持医疗机构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3月13日下午,日照市一名患者向青岛市急救中心求救。患者已在莒县人民医院紧急行脑室外引流术,全麻手术后还没有恢复自主呼吸,为缩短转运时间,降低院外风险,青岛市急救中心决定立即启动航空医疗救援,仅用43分钟将患者顺利送到医院。
日前,国家医疗保障局编制印发《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新增“航空医疗转运”价格项目。此前,我国已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国家医保局表示,受制于费用高昂、标准化建设不足、空域限制、专业人才不足、运作模式缺乏可持续性等诸多因素,航空医疗转运并未得到广泛使用。
湖南日报12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张旭 彭雄俊)从邵阳市到长沙道路运输时间为3小时,航空转运可将时间压缩至1小时20分。12月18日,一架AW119直升机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楼高架直升机场起飞赶往邵阳中心医院,为一例呼吸、心脏衰竭的危重症患者抢夺生机!
10月15日下午3点20分,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从东南方向驶来的一架直升机,经过短暂盘旋后稳稳降落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楼顶停机坪。机上一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被4名医护人员紧急转送至急诊神经外科。据悉,患者从菏泽东明送来急救,300多公里的路程仅用时80分钟。
9月6日下午,青岛市急救中心接到莱西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请求,一名车祸伤患者,左侧股骨骨折、左侧胫腓骨骨折、腹部闭合性脏器损伤、主动脉弓挫伤、并且存在致命性的创伤性主动脉夹层。病情危重,潜在风险巨大,青岛市急救中心派出航空医疗救援,成功转运患者至青岛市市立医院。
5月23日中午12:35分,航空救援直升机载着这名患者降落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停机坪内,随即辽宁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和骨科医护人员组成的专项治疗组快速来到飞机前,与随机救援的辽宁省人民医院两名国家级救援队骨干队员一起迅速地将患者抬至急救床上,立即奔向急诊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