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启动,一些考研辅导机构在网上宣称可以“保分包过”,且保证初试不过可退费,以此诱导考生购买所谓课程。据报道,有的考生支付了14800元报名“保分班”,辅导机构收完钱就失联。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0月15日正式开启网上报名。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报名人数居高不下,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各类考研培训机构,有些机构打着“保分包过”“有内部名额”“不过线不录取就退费”等幌子诱导考生走“捷径”。高额培训费交了,真的能“花钱买上岸”吗?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王铎 绘据报道,近期,一些考研辅导机构在网上宣称可以“保分包过”,且保证初试不过可退费,以此诱导考生购买所谓课程。可不少考生付钱后表示:“保分班,啥也没有”,“所谓的‘保分班’根本不保,钱也不退”。“内部资源”“私密人脉”是一些考研辅导机构的常见营销话术。
11月5日,#考研报名禁用海马体照片#冲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据九派新闻报道,抚顺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工作人员表示,禁止使用海马体照片的目的是防止考生修图痕迹过重,导致照片和本人差距过大,“人图”不符,影响考试及后续入学的身份核验。
“这家店‘避雷’,来了就后悔”“xx城市‘避雷’的十大景点”“听劝,买xx时一定要避雷”……在社交平台“冲浪”时,我们常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避雷帖”。如今,不论是美食、旅游、美妆等日常消费,还是志愿填报、就业求职等人生大事,许多人习惯先上网刷刷网友评价,看是否有需要“避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