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川端康成:日本性与日本美的“猎手”还是让我从村上春树对川端康成的评价讲起吧。这倒不是由于我是大半个村上翻译“专业户”,而是因我觉得我若不讲,即使川端文学研究专家也未必“拾遗”。应该说,村上不仅是风靡当世的小说家,而且作为文学评论家也每有一家之言或一得之见。
川端康成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时,被评审委员会着重提到了三部作品,其中一部作品就是《雪国》,除此之外,《雪国》还是川端康成被海外翻译最多的作品,仅在我国就出版了多个不同的译本,可以说,《雪国》是川端康成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了。
《雪国》(ゆきぐに)是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著名的唯美主义代表之作,从1935年起以短篇的形式,分别以《暮景的镜》、《白昼的镜》等题名,断断续续地发表在《文艺春秋》、《改造》等杂志上,相互之间并没有紧密相连的情节,直至全部完成并经认真修改后,才冠以《雪国》于1948年汇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涛6月14日,川端康成诞辰125周年。凭借三部代表日本美学的巅峰之作——《雪国》《古都》《千只鹤》,川端康成在1968年成为日本首位、亚洲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诺奖评委赞其“以非凡的敏锐和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
2023年,围绕著名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一场新的“公版书大战”已然上演。“当出版社要我重译时,我犹豫了很久。最终所以应允,也并非因为我有拿出更好译本的能力和野心,而是因为听从出版社的劝说,尝试涂抹一种风格不同的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