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面对袁世凯的逼宫八旗贵族们不同意,可以说是怒火中烧,就比如说当时的恭亲王溥伟,当时就拉拢梁毕,铁梁,玉郎等人组成宗社党,暗中制定了两个策略,第一个策略就是反对宣统皇帝退位,第二个策略是袁世凯敢要逼宫就找人暗杀袁世凯,但是说狠话谁都会说,真到了玩命的时候这帮八旗贵族们却都怂了,同时袁世凯也听说了他们的计划,马上就通过汪精卫的引线搭桥找到了京津同盟会的负责人,暗示他们你们可以暗杀阻挠共和的宗涉党首脑,我全当什么都不知道。
清朝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的传奇人生。摄政王载沣这说起载沣,这身份尊贵的不得了,载沣的爷爷是道光皇帝,亲哥哥是光绪皇帝,还有一个亲儿子。是宣统皇帝,简直就是传说中的六味地黄丸了是吧?但是说起这个摄政王载沣,很多人第一印象里面就觉得这个载沣好像非常胆小怕事。
在满清王朝276年的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十二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分别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庄亲王硕塞、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和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醇亲王载沣,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在清朝灭亡后,他作为皇室成员,被优待条件释放。后来,他又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而被软禁起来。直到1924年,他才被冯玉祥将军解除了软禁,回到北京,重新过起平静的生活。那么,他的晚年究竟过得怎么样?
由于他死前留下以肃顺为首的八大顾命之臣辅佐幼君载淳执掌朝中大权,但因为种种原因却故意把留在北京与攻入帝都的英法联军周旋的恭亲王奕訢排斥在外,而顾命八大臣又与嗜权如命的慈禧太后水火不相容,由此终于导致了由奕訢联合两宫太后发起的辛酉政变的发生。
因皇帝年幼,安排“顾命八大臣”辅政,两宫太后掌管象征皇权的印玺,代行皇帝职权。而恭亲王奕䜣以摄政王的身份担任领班军机大臣、首席总理衙门大臣以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多个职位,成为当时清政府在军事、行政、外交等多个权力机构的最高执政长官,权势滔天。
只要是提到顺治帝,我们首先想到的除了摄政王多尔衮外,便是董鄂妃。顺治帝对董鄂妃的宠爱是历史都承认的,自董鄂妃入宫,便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入宫仅四个月便从贤妃晋封为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在顺治帝盛宠之下董鄂妃很快便怀孕,在入宫次年便为顺治帝生下一位皇子——皇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