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黑龙江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炳序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的治理呈现出“发展—治理”之间的普遍性矛盾,当数字技术在应用层面驶入“快车道”,在治理层面也将面临两难的境遇。
随着ChatGPT、文心一言等各类应用的爆火,围绕人工智能的讨论更加热烈。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多模态信息的高效处理、流畅的人机互动等功能优势,正逐步应用于中小学教师备课、个性化学习辅导、自动作业批改等教学场景。该技术在提升教学效率与互动性的同时,也存在生成内容不准确、不可靠等风险。
【析理论道】作者:王业亮、丁晓东(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未来法治研究院副院长)作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技术基座,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提升国家战略地位与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热议的ChatGPT和文心一言是一种人工智能对话聊天机器人,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根据在预训练阶段所见的模式和统计规律,完成聊天、本文翻译,以及论文、邮件、脚本、文案、代码等撰写任务,已经具备通用人工智能的一些核心技术和特征。
【主持人语:刘永谋(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近年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发展迅猛,掀起一波席卷全球的AI发展热潮。关注AI发展状况的人不限于AI的研发者、推广者和AI发展的评论者、人文社科研究者,更包括深感生活将被AI深刻影响的普通公众。
在MIS Quarterly,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Transportation Science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和接受SCI/SSCI 论文120余篇。
生成式人工智能:光影未来“大海、翅膀、未来……”随着体验者缓缓睁眼,一张充满科幻气息的金属翅膀在深海挥舞的图片,由屏幕跃入人们眼帘。这是日前发生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活动单元的真实一幕,也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应用的一个缩影。
11月8日上午,上海市互联网业联合会2023年度第四期“前沿讲坛”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云虎律师作了“人工智能对法律的挑战及构建可信的人工智能”主题演讲,并宣布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将为中小企业在人工智能运用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自ChatGPT面世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热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形态,是采用海量数据来训练人工智能大模型,使其学会人类的语言文本和图像视频的统计模式后,能够在用户给出提示指令后,自动地生成所需的数字内容。
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全民化生成式AI到来之前,由其产生的隐私泄露、数据污染、产权保护等风险是难以忽视的重大问题,这既包含人为因素的作祟,也包括技术本身带来的弊端。文|王雅迪 石丹ID | BMR20042023年最热关键词当属“大模型”。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到2023年,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位,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看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些网友把“遥遥领先”打在公屏上。我们真的遥遥领先了吗?这要从两方面来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从自动生成保险产品知识问答,到适合中小学生的全天候大模型知识助教……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AI技术,正催生出新的场景与产业模式。 “产业对大模型的需求在不断变化。” 日前,“腾讯云生成式AI产业应用峰会”在京举办。
中国现今为何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呈现落后?中国在获得计算能力方面的困难可能部分解释了何以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谨慎不外显的态度。法国快讯周刊的报道同时也指出,不过,中国这方面的技术还没有落到已全盘落后、输掉的地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近期,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学界密切关注。在既有模型的基础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数据训练和引导不断更新模型,初步展现出类人的创造性。这种强大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不仅代表着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定冲击。
截至2024年6月,中国有3.5亿人表示自己听说过生成式AI产品,占整体人口的24.8%;有2.3亿人表示自己使用过生成式AI产品,占整体人口的16.4%。11月30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编写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披露这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