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玩紫砂壶的,应该没有一个不知道“紫砂一厂”的名号,这里经历着紫砂壶最巅峰的时刻,被誉为紫砂壶最神圣的地方。而从紫砂一厂的老壶,那可是人人都爱,一壶难求,但在这个真假难辨的时代,老一厂紫砂壶又如何分辨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什么紫砂一厂的老壶人人都爱?
紫砂一厂不管是在我们做壶人心中还是玩壶人的心中都是很神圣的存在。不仅仅是因为紫砂一厂人才济济,其所出产的紫砂壶泥料也都是精品。所以,至今很多人对于一厂老壶念念不忘,甚至很喜欢收藏一厂老壶。那么,你手中的一厂老壶到底是不是真品呢?今天就和大家看看那些刻意仿制的一厂老壶!1.
“老一厂壶,泡出的茶活性好,养出来水色好”,紫砂玩家对紫砂一厂老壶可谓趋之若鹜。1955年,由吴云根、裴石民、任淦庭、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七大老艺人集中当时民间制壶和陶刻的紫砂艺人一起成立了宜兴紫砂生产合作社,这是宜兴紫砂厂的前身。
老壶在紫砂市场中颇受欢迎,有些出自于紫砂一厂,有些出自于紫砂二厂,那两厂的紫砂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紫砂一厂是原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的简称,老一厂汇聚了当时最优秀的紫砂艺人,定位也是高档商品壶,泥优型正窑火足,不可复制。之后建的二厂则汇聚了蒋蓉、徐汉棠、范永良等老一厂骨干。
紫砂一厂,新手壶友可能不太了解,玩壶久的都知道,紫砂一厂是一个传奇,可谓几百年来紫砂最辉煌的时刻。邓小平送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壶,以及紫光阁较早陈列的二十多件紫砂器,皆出自紫砂一厂。可惜,1997年,紫砂一厂改制为民营,国营历史就此终结。
在个人工作室成为当前工艺美术领域创作主体的背景下,什么样的传承方式才是更适合的?在陶都宜兴,师徒之间“授之以渔”这一古老的技艺传承模式依然盛行不衰,资料显示几乎每位国家级、省级大师或陶瓷名家都以收徒授徒形式实现艺术基因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