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陈雅儒 通讯员 张若娴位于浙江嵊州市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基地内,一名采茶工正在作业——它是名优茶叶采摘机器人,单个机械臂采摘一片芽叶只2.5秒,芽叶识别准确率达到85%。澎湃新闻(www.thepaper.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日,一台AI采茶机器人在浙江杭州西湖区西湖龙井原产地一级保护区的茶园里投入使用。据了解,AI采茶机器人通过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对茶叶嫩芽精准识别,从而确保能采摘西湖龙井明前茶的嫩芽。
清明将至,细雨朦胧,茶香清幽。4月4日一早,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梵村村的龙井茶园里,浙江理工大学研发的第五代智能采茶机器人正挥舞双臂,与采茶工们一同抢抓农时,采摘明前茶。茶叶采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茶叶的产量、品质和茶树的生长发育。
近日,各地茶园迎来明前茶采摘高峰,茶农抢抓晴好天气采茶供应市场。3月29日,茶农在浙江省余姚市兰江街道一处茶园采摘茶叶(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张辉摄)3月29日,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丽新畲族乡一处茶叶种植基地,工作人员使用电动采茶机采茶。
投资少,操作简单,只要手握手柄启动电源开关,将刀片组对准茶叶即可实现采茶作业,而且采摘下来的茶叶质量可达到手工采摘一样的水平。适宜个人采茶,一台机上山作业一天最少可抵3~5个劳动力的工作效益。绿色环保,不产生二次污染。
“茶叶是蕉村镇特色优势产业,也是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前期,高县农业农村局为青云茶园基地捐赠了30台电动采茶机和20台电动剪枝机,今天我们组织茶农进行第一次机械化采摘试验,一方面是试验机械化采茶效果,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茶农亲身体验与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推广新技术。”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汪正玺)9月15日,鹤峰县走马镇古城村茶园里,茶农们穿梭在茶垄间,手持便携式电动采茶机采收茶叶,在采茶机的轰鸣声中,一片片绿芽便“吞”进集茶袋中。“一天可采1000余公斤,现在收购单价是1公斤2.2元,可卖近3千元。”茶农一边采茶一边说。
秋日的茶园,绿涛似海,茶香四溢。当前,仁怀市学孔镇贵州兰珠茶业种植基地的茶叶已陆续进入采摘高峰期,茶农们再次忙碌起来。走进学孔镇贵州兰珠茶业种植基地,采茶工们穿梭在茶垄间,手持便携式电动采茶机采收茶叶,在采茶机的轰鸣声中,一片片绿芽便“吞”进集茶袋中。
“使用无人机采摘效率大幅提升,有效保证了鲜茶叶质量。期待这项技术能够尽快投入实际应用,为茶农带来更多好处……”体验过河南理工大学研发的无人机智能采茶系统的茶农纷纷竖起大拇指。近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一项改变传统采茶方式的新技术正悄然兴起。
中新网合肥11月23日电 (王洁 庄玲芳 许晓敏)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立足本地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以优化茶业产能和增加茶农收入为目标,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努力做到稳规模、提品质、强品牌、增效益。安徽歙县一工厂在加工冬茶。
潮新闻 共享联盟(松阳)吴洋飞6月初,走进松阳茶产业综合体茶树资源圃内,可以瞧见这样有趣的一幕:一台钢铁机器在一陇茶树上采茶,当它找准目标后便迅速“伸手”,用机械臂末端的“剪刀”和“吸管”,采下那一抹嫩绿的茶芽,这画面犹如“张飞静坐园中绣女红”。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刘皓央 记者 谢燕青9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松阳县农业农村局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举办“茶园小型作业机械现场演示会”。会上,茶叶采摘机械、茶园耕作机械、运输机械、智能病虫调查工具等新型茶园装备纷纷亮相。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祥楚)6月8日,5名机采服务队队员手持“单人便携式电动采茶机”在巴东县金果坪乡湖北沙岭茶叶公司梯田坪80亩茶园里采摘夏茶。近年来,地处清江库区的金果坪乡依托湖北沙岭茶业公司两家龙头企业成片连块发展现有优质高产茶园1.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