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方言是汉语的重要方言之一,和上古汉语、中古汉语有很深的渊源,同时也带有土著语言的印迹。秦汉以来的中原人民由于各种原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陆续迁徙南下,来到闽南,带来了他们所使用的各个时期的中原汉语,并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与当地土著语言相融合,在闽南这片土地上逐渐形成和发展出闽南方言这种重要的汉语方言。
青蛙口中放着冰块、一块长肌肉的骨头、两只虾掰手腕、被磁铁吸起来的头发、七个小桃子一起快乐玩耍……这些脑洞大开的情境展品,创意灵感均源自闽南方言中的趣味词汇。5月15日至17日,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主办、来疯喜剧联合打造的首个“闽南方言谐音梗”主题展在厦门展出。
“船大不怕河宽,理足不怕大官。”“大家团结力量大,天上下刀也不怕。”“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普通话里,“大官”通常指的是职位高的官员;“大家”常用作人称代词,表示众人。而“官家”在闽南地区有这样的民歌俗语:“敬奉家倌有感应,出有贤孙会做官。”“新妇孝大家,愈过愈发家。
潮汕闽南话、台湾闽南话均源自闽南方言,是闽南方言的地域分支。潮汕闽南话、台湾闽南话在保持闽南方言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均分别发展创新了自己的特有词语,各自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潮汕闽南话特有词和台湾闽南话特有词。
有几间厝,用砖仔砌砌,看起来普通普通 ,时常出现我的梦中,彼就是我的故乡,住一阵人真正善良,面上拢带着笑容,安份守已士农工商,彼就是我的故乡,晚时呀庙口,听大人凸风叔公讲,日本时代尚界勇,姨婆唱着望春风,彼就是我的故乡,想起着可爱的故乡,乎我意志坚强,在我的打拼奋斗中,你就是鼓励我最大的力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前人创造了无数的汉字。这些汉字凝聚了造字者的辛苦,也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随着时代的更迭,有一部分汉字被归为生僻字,掩埋在漫长岁月中。生僻字又叫冷僻字,界定一个字是否为生僻字并没有标准。
近日,《哪吒2》火得一塌糊涂影片中笑点与泪点并存“太乙真人”更是让四川的方言为观众所津津乐道不少网友更是反映“说地道的方言,打最燃的架——这亦是国漫的文化共鸣”在东南沿海的福建更有着“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闽地方言众多,地貌差异很大今天,我们就用地道的福建方言喊出“哪吒”
日常交流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需要拒绝别人的情况。学会拒绝是人生的必修课。当你要用闽南语来说“不”的时候,该怎么说呢?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着不同程度的口气。闽南语中,大部分表达拒绝意愿的词语或语句都很直接。
而在清代后半期,闽南方言出现了一种新的、系统而完整的文字,这种文字由于比汉字易学,在闽南地区文盲率还很高的时期流传甚广,成为海内外许多闽南人互相通信、出版的工具,在新中国建立后讨论文字改革问题的时候甚至引起周恩来总理的关注,又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退居其产生的地方——闽南基督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