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到遥远的过去,罗布泊曾是一片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的绿洲,孕育了灿烂的楼兰文明,据史书记载,罗布泊在汉代时曾是一个烟波浩渺的巨大湖泊,面积达两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青海湖的大小,清澈的湖水滋养着这片土地,孕育出繁荣的绿洲文明。
在我国新疆的广袤大地上,罗布泊宛如一颗神秘的明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变迁。曾经,它因核试验而备受世界瞩目;如今,它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着生态恢复的奇迹。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我国毅然决然地踏上核武器研制的道路,以此捍卫国家的尊严与安宁。
罗布泊对我国来说具备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从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到1967年6月的我国第一颗氢弹顺利完成爆炸。这一路走来,罗布泊可谓是见证了中国从积贫积弱到如今的国富民强。那么,经历了中国45次核武器轰炸的罗布泊现在是什么样子?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1964年到1996年我国一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在一次次试验的背后有我们熟知的钱学森、邓稼先、程开甲等“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也有很多普通士兵他们同样也是隐姓埋名的人近日,100多名原南京军区防化
尽管我们核试验迈过了神秘历程,早已到了可与人言的时候,特别是近些年来,宣传歌颂“两弹一星”功臣事迹的书籍、影视报道中有所披露,但作为“九·一三”核试验的亲历者,我对这鲜为人知的一幕至今记忆犹新,现在可以说了。
这是广东人黎大任在距离爆炸中心25公里的黄羊沟现场目击的回忆。即日起,羊城晚报推出系列报道《战斗在罗布泊的广东人》,寻访当年曾在马兰基地奋斗过的广东人,回顾那一段激情岁月里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新时代赓续“马兰精神”。
23位“两弹一星”元勋功在千秋,但核试验的完成不是几人之功。当年参与这项伟业的军民多达数十万人。我们铭记大人物的丰功伟绩,也描摹“无名之辈”的精诚之心。只要你我各尽所能,我们终将无所不能。“十、九、八... ...三、两、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