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七八十年代的或者更早的农民都记得,当年种地是要交公粮的,那时农民所有的生活开支就是靠种地,年景好的时候粮食就能多打点,不好的时候就惨了,也许当时年纪小,不懂得世事艰辛,每天只想从母亲鞋筐子里翻出一枚硬币,到货郎那里买一块月牙糖果美美的品尝,对于交公粮仍停留在那个穿着大裤头,第一次跟着父亲一起去粮站的情景。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当年农民交公粮的事情不了解,当年交公粮可是农民一年中的大事,这可是国家强制要求缴纳的粮食,按照家庭人口、亩数进行交纳,一般一亩地要上交国家百十斤麦子,而且还要精挑细选,晒干去除杂质,粮站工作人员拿各测湿器,朝麦子里一插,只要那个管子不鸣叫,基本就算过关了,如今这批农民老了,晚年生活没有保障,他们就想当年交公粮难道真的白交了吗?
有人说,农民交公粮,交农业税就是交地租,是应尽的义务,不能算交社保,况且没有交多少公粮,还有补贴。工人交了税,还要交社保,农民也不能例外。我说,此论大错特错!第一错,他把大集体时代的老农民与后来的农民混为了一谈。
导读:交公粮的岁月,当时的情景你还记得吗,一组七八十年代农民交公粮的照片让我们一起回忆,每张都有一段辛酸苦涩的难忘故事!提起交公粮,农村年龄长者们,一定会记忆犹新,对于年轻人来说,它早已成为历史。从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人,都应该记得“交公粮”,让人刻骨铭心。
“交的公粮一定要干,麦糠要扬净,更不能有小土块,不然,收购站地人会让你拉回来。”“交公粮”时,南北方,所交的粮食是不同的,南方是以水稻种植为主,他们所交的就是水稻,北方是以小麦种植为主,所交的便是小麦,无论种植何种粮食,公粮都是必须要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