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发展永不停歇,一些手艺人也逐渐退出市场,比如小时候我们常能见到的磨刀师傅,他们靠着一块磨刀石养活全家人。在香港有这么一位“刀王”,他凭借自己八十年的磨刀手艺驰名中外,甚至磨一把刀的费用要上千元!尽管价格十分高昂,但每天来找他的人依旧络绎不绝,还有国外的人专门跑来找他。
“道行”是啥?这位老人干的小生意,有格局,有操守,这也许就是他的“道行”。图片上这位老人叫刘争战,今年78岁,在甘肃平凉街头遇到他时,才了解到他原本是陕西人,不过在这里从事磨刀生计已经有31年,成了半个平凉人,当问起为啥给自己的封为“磨刀王”时,这一下打开了老人的话匣子。
“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如今可得是“上些年纪的人”才有的记忆了。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很多传统老手艺已经在生活中失去了存在的舞台。但是,在浙江宁波鄞州区姜山镇有一个叫胡宝桃的“磨刀匠”,多年来走社区,进大山,甚至自费到全国各地为大家义务磨菜刀,开展志愿服务。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开屏新闻】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随着时代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我们逐渐习惯了坏了就换新的,可在城市某条街道或者某个角落,总有那么些老手艺人,他们坐在街边,专注地修修补补,一坐就是几十年甚至一生。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几乎没有人再用心专注于一件事。然而,在香港却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他潜心磨炼一辈子,只为做好一件事:磨刀。谁敢相信,一个92岁的老头竟然已经磨刀磨了整整80年!而他更是被当地的百姓称作为:“刀王”。可以说,“磨刀”这份事业已经贯穿他的整个人生。
63岁的高跃庭是苏州一位磨刀匠人,早上3点半,他就来到彩香菜场,为附近居民磨刀。每把剪刀磨好过后,老高总归要横看竖看,然后用榔头敲两下。原来,老高是半路出家。年轻时,他在兵工厂里制作模具。退休后,他通过不断学习成了磨刀匠人。
“磨剪子嘞——戗菜刀——”5月12日一大早,这声音就在济南市高新区舜贤路的居民小区外回响,82岁的尹贵林从16岁就在济南城区走街串巷磨菜刀。不同的是,过去靠嗓子喊,现在可以循环放录音;相同的是,尹老这把手艺活儿,66年没有改变。
磨剪子嘞——锵菜刀——”你是否曾在南京的小街小巷听到过这样清脆洪亮的吆喝声?如今这样的声音在城市的街头越来越少,而有一位75岁的磨刀匠,从秦淮到建邺,从湖心花园到奥体,已经坚守了30余年的磨刀事业,风雨无阻,从未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