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9月6日讯 “阿姨,打针的时候,能不能轻点?”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听到小朋友这样的恳求,看到他们稚嫩的脸庞,让人不禁软下心肠。这就要求护士在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同时,也要做好静脉留置针的维护。临床上静脉输液用的最多的是外周静脉留置针。其中住院人群中的特殊群体——婴幼儿。
6月20日17时许,陕西榆林一患儿体内留存五年的留置针软管,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经手术取出。五年前,当时5个月大的患儿小白在榆林星元医院因鼻泪管手术感染输液,护士在拔除留置针时操作不当,致留置针前端软管断裂在小白头部血管中。媒体此前曾报道,这段塑料软管长约1.
封面新闻记者 林珏瑶2018年12月,只有5个月大的小白(化名)因术后感染在陕西榆林市星元医院治疗,护士在他完成输液后取出留置针时,却发现针头缺损,而且找不到了。随后,小白被检查出头部有疑似针头的异物,做手术却未能取出。5年多来,异物一直留在小白的身体里,位置也从头部移动到颈部。
新生儿时期,由于机体的凝血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处于低活性状态,外界刺激容易诱发机体的出血、血栓形成。早产儿血栓表现多样,与血栓发生的部位、血栓大小、栓塞时间等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肿胀、皮温低、皮肤青紫等。
欢迎来到我的频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希望你能够动动发财的小手点点关注,评论,点赞,祝愿大家在龙年万事如意,财源滚滚!文|饺子编辑|饺子留置针软管遗留患儿体内5年后,终被取出近日,陕西榆林一名患儿在血管中留存了5年多的留置针头被成功取出。
儿科病房经常充斥着孩子们的哭闹声。孩子生病了,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不外乎打针一事。其一,孩子血管本身就细,一旦生病血管会出现不充盈、塌陷、脆性大等情况,打针难度大。其二,孩子对打针都有恐惧感,配合度不高,好动,一不留神就肿针了。其三,住院期间,多次穿刺,增加孩子的痛苦。
今年6月20日,榆林一患儿体内留存五年的留置针软管,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经手术取出。五年前,当时5个月大的患儿在榆林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就医,护士在拔除留置针时操作不当,致留置针前端软管断裂在孩子头部血管中。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郑丽杰 林芬在输液治疗中,留置针成了不可或缺的“小帮手”。尽管留置针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但许多患者及其家属依然充满疑问和担忧。“护士,我家孩子的留置针回家后不小心拔出来啦,怎么处理?”“护士,留置针里面回血了怎么办?
出生后发现患儿出现吐沫、呻吟、呼吸快等症状,紧急转入新生儿科进行救治。第二天夜间,患儿突然出现血氧不稳定,需氧量增高,胸片提示左肺肺不张,急请新生儿科王秀娟主任会诊,结合病史及胸片表现,王主任认为有右肺气胸的可能,随后立即安排患儿复查床旁胸片。
“这里接诊的都是早产儿或出生28天以内的危重症患儿。”“工作的初心,就是尽己所能,守护好这些小生命。”“今年是第12个年头,热爱不减。”与韩婧的交谈中,她的真诚爽朗让人顿生信赖。工作至今,韩婧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护佑“折翼天使”恢复健康。
6月21日,潍坊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与远在4000公里外的西藏医务人员,实现“云对话”。由潍坊市人民医院西藏南木林中心医院援藏护理人员郭鹏主持,南木林中心医院儿科全体护理人员参加。潍坊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护师巨长平受邀进行授课,护理部徐元琴、新生儿科护士长刘欣全程参与授课。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刘姗姗视频剪辑 彭婉馨550克,一瓶矿泉水的重量,也是“巴掌宝宝”希希(化名)出生时的体重。去年10月11日,在妈妈的子宫里仅生活了29周零3天(正常怀孕周期40周)的女婴紧随双胞胎姐姐之后,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意外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