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今日头条原创首发内容,七十二小时内请勿转载!)前几天,我们四个“老和尚”又聚在了一起。这次相聚,距上一次相聚整整一年的时间了。虽然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可我们都有自己的事情,有时还会去儿女家小住,四个人聚在一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在北大沟打柴结束后,创业队里开始安排知青们放假回家过年了。女知青们大部分都去了自己的保垒户家,偷偷购买一些年货(如果被村大队长或治保主任发现,社员们会被扣上偷机倒把的罪名,所以去保垒户家进行私下交易)。
作者:董秦丰▲请看视频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一日,陕西省石泉县革命委员会召开了隆重的,上万人参加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誓师大会。会上,县上领导宣读了中央文件,做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又义正言辞的对上山下乡知青提出了严厉的要求。知青代表上台做了慷慨激昂的表态发言。
1968年12月22日,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我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决定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插队落户,锤炼红心。1969年2月6日,运送我们昆明知青出征的苏式八缸“吉尔”卡车一字排在学校操场一角,整个校园一副送儿上战场的悲壮场景。
我叫王静,是六八届初中毕业生,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可能是年龄的关系,最近总爱回忆以前的事情,特别是下乡插队的那段知青岁月,就像放电影一样,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知青岁月为什么会让我魂牵梦绕?那段知青经历我为什么念念不忘?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小手点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文:沧海寻梦人编辑:沧海寻梦人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切勿对号入座○●那一年,我19岁,是个初中毕业就下乡插队的知青,说来也巧,分配到了陕北一个小山村,刚到那的时候村民都说我是个“害”
1968年10月,我们江苏省如皋中学全体初高中毕业生集合在大操场,一番豪言壮语的动员报告,热血沸腾的表态发言后,在漫天的红旗和动地的锣鼓声中,每人脖子上挂一领袖像,各奔东西,去了四面八方的乡下插队落户。
《我的插青生活点滴》作者/张广生(广西)1976年,大约8月底9月初,我插队来到了柳州市郊区太阳村公社上等大队第三生产队。1978年1月离开。在农村当了一年半的知青。四十多年前的张广生▲我插队第一天出工的情形,记忆尤为深刻。 队长分派男社员牵牛去犁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