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华东村举行“跑火把”“冲花”闹元宵活动。凌晨02:30,举行“跑火把”民俗,村中青年从磐石宫出发,手持火把穿行在村中各村道小巷,边跑边喊“跑火把”。晚上22:00,在村中广场举行“冲花”民俗。
正月十六晚,莆田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筱塘社区鼓声渐疾如骤雨,摆棕轿表演者两人一组,轮番冲入燃烧的火堆,不停转动棕轿,场面异常刺激。现场燃起的熊熊火焰、锣鼓声、呐喊声,交织成一个巨大的传统文化磁场,人群如潮水般在此汇聚。轿子为木片所制,轿顶饰棕叶,故名棕轿。
挑担盘、打铁球、爬刀梯等元宵民俗文化现象体现了民族精神、 抗争精神,记录着莆田先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勇历史——抗倭民俗 代代流传莆田春节,一年两度,全国独有年三十“做岁”,正月初一“过年”正月初四“做大岁”,正月初五“过大年”红春联上有白额,正月初二不走亲这些独特的习俗源于明代
3月3日福建日报·新福建编辑部和福建日报莆田记者站与全国网友们一同在莆田涵江区白塘镇镇江村过元宵看赤脚跑炭火祈求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贺元宵起火烧炭晚上7点-11点跟随着直播镜头全国网友们一同沉浸式感受火花冲天的震撼瞬间体验莆田丰富多彩的元宵习俗本次直播全网累计播放量超500万次取得了
从正月初三到二月初二村村闹元宵,家家齐上阵爬刀梯、跳傩火摆棕轿、打铁花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元宵闹春,炽热狂野。郭劲摄万斤红桔祭梅妃正月初三至初七莆田荔城区江东村最早过元宵的地方之一浦口宫15座桔塔,重达万斤代表村中15个里社人丁以桔寓吉,祈愿和顺迎春纳福。黄铭洪摄“桔”祥如意。
2月13日正月十六,莆田元宵的节日氛围依旧浓厚。在涵江区梧塘镇梧梓村,一场震撼人心的“跳柴火”盛宴正在上演。一堆木柴在广场中央堆起,熊熊燃烧,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和鞭炮声,数十名青年抬轿冲向火海,赤脚穿梭其间,周而复始,直至火熄而止。村民刘锦堂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
莆田优秀传统文化元宵文化是全国唯一历经时间最长,是岁时风俗中形式最为多样的一种民间文化形式,元宵文化深刻地影响了莆田人民的生活形式,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补充和对古代民间生活形态活生生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