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年前,华语偶像歌手张艺兴在面对何炅提问“为什么现在的歌没有以前的经典之时”,说了一句话:“因为好的旋律都已经写完了”。而在当下的时代之中,欧美音乐开始走上了一条逐渐“杀死旋律”的未来道路,似乎也在证明好听的旋律真的已经逐渐被写完了?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前几年各种买版权的综艺节目,纷纷被吐槽。那时候让观众有种印象,就是怎么都没有好看的综艺节目了。从来不缺好节目在那么多综艺节目里面,坚持几年,依然长盛不衰的节目,可能就是《明星大侦探》了。当然,后来改名叫《大侦探》,不妨碍我们喜欢它。从《大侦探》这么年,还保持那么高热度,和评分。
喜的是华语乐坛好久没热闹过了,一场颁奖礼,汇聚了今日华语乐坛各大顶流,还有周杰伦《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我不配》《安静》《轨迹》的金曲串烧,和五月天刘若英合唱,主办方是真的卯足了劲,对于歌迷来说怎么都是赚了。
日前,知名乐评人耳帝整理、推荐了一份歌单,他收集了2020~2021年大众审美意义上“好听”的华语流行歌曲,他说:“这份歌单所整理出的是我认为在这两者之间做到了相对平衡的作品,既具有大众审美意义上的流行性,又不失音乐上的用心以及制作上的精良,希望往后这样的平衡作品能更多一些。”
在世界流行音乐之中,欧美音乐呈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华语音乐的方向与趋势:即去旋律化。越来越多的欧美冠军单曲都开始侧重于:作曲属性之中配器音色、切分节奏、人声和声的比重,甚至于原本已经占据了流行音乐发展史绝对主要地位的旋律,已经开始沦为一种非必要产物。
上周末,我在B站看了2021 年TEMA腾讯音乐盛典,盛典上颁布了2021年和音乐相关的各种奖项。在这场颁奖典礼上,周杰伦也来了,而且连唱了 4 首歌,《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我不配》+《安静》+《轨迹》,从这里开始,我内心开始感到舒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