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最大的京剧团国光剧团迎来25周年团庆,在两岸戏迷中人气颇高的“梅门大师姐”魏海敏登台演出,不少大陆票友都大呼过瘾。京剧传入台湾的历史很长,最早是由刘铭传花费重金聘请戏班入台演出,让京剧在台湾走红。
8月4日下午,穿越爱情电影《新步步惊心》在北京举办首映式,导演宋迪携主演陈意涵、窦骁、杨祐宁等人出席。《新步步惊心》根据桐华经典穿越小说改编。相对于原著,电影版进行了很大的改动,减少了复杂虐心的宫斗情节,也没有电视版中那么多阿哥,反而把重点放在若曦和十四阿哥、四阿哥的爱情纠葛上。
来源:海外网相声作为中华传统曲艺形式,广受两岸同胞欢迎。相声在台湾的发展,要从1949年说起。号称“人间国宝”的吴兆南等北京相声演员随国民党当局退至台湾,开始在中国广播公司、警察广播电台主持相声节目,让相声进入了台湾人的生活。台湾相声曾经历低谷,原因与大陆大同小异。
来源:海外网中考难,高考难,大陆学生课业负担大,学习苦不堪言。其实,海峡对岸的台湾学生也是一样。台湾学生有多苦?从补习班的数量可见一斑。据了解,现今台湾注册的补习班有将近2万家。这些补习班大多集中在台北的南阳街,因为南阳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所以补习班都希望讨讨彩头、沾沾喜气。
提起台湾腔,大陆人或多或少都觉得,说起来“嗲嗲”的。其实我们平常说的台湾腔,指的是台湾同胞说所谓“国语”时的腔调,也就是台湾版的普通话。而两岸对普通话的定义基本相同,大陆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台湾也规定“京音即国音”。既然两岸都说的是“京音”,为什么不一样呢?这与台湾推广普通话的人有关系。现如今的台湾腔,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闽南女学生”的口音腔调。
新华社哈尔滨12月25日电 特写:当“台湾腔”遇上“东北话”新华社记者杨思琪、杨轩“你们搁哪儿来的?”“台湾。”“唉嘛,‘小当归’!整挺好!”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台湾90后女孩林榕瑜难掩笑容,这场与保安的对话,一下子拉近了她与“冰城”的距离。
台湾腔之所以那么好辨认,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口音实在是太嗲、太软了,就像时时刻刻在跟你撒娇。台湾语言与族群密切相关按通俗的分法,台湾同胞中,闽南人约占74%,客家人约占12%,“外省人”约占13%,原住民约占1%。
最近看到一个热门话题:如果把俩东北人和俩台湾人关上一个月,最后口音会是谁带跑谁。小伙伴们纷纷表示东北话才是王道,甭管谁跟东北人呆久了,说话都会被带得一股大碴子味。比如很多去台湾交换的东北同学表示班上的台湾同学常被自己带偏,也有台湾同胞表示,东北腔能带偏所有地方的腔调。
随着越来越多的港台明星来内地发展,我们逐渐发现,说港台音的明星越来越多,去网上搜索一下,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内地的明星,像丁当、胡彦斌、胡夏、张靓颖、王鹤棣等,这让我们既吃惊也感到很意外,内地明星怎么会有港台的口音呢?
来源:海外网图自视觉中国民进党“立委”日前声称应把“闽南语正名为台语”,台“教育部”随后发公告称,拟将行之有年的“闽南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更名为“台湾台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岛内舆论痛批,民进党当局此举旨在加速“文化台独”,纯属瞎折腾,反智又可笑!
来源:环球时报 台湾《中国时报》5月14日文章,原题:台湾腔联结两岸民心认同 动漫影片《灌篮高手》近日在大陆上映。为唤起这部日本动漫在大陆观众心中的记忆,该片邀请20多年前为主角配音的台湾配音员配音,受到大陆年轻人热捧。关于台配动漫作品的讨论热度在社交平台上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