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实习生刘龙珠 北京报道春节期间,县域消费受到前所未有关注。过去半个月,社交媒体上关于县域消费的热搜不断。从开到四五线城市的星巴克,淘金县城的欧舒丹,到与春晚合作布局下沉市场的京东,以及在县城卖咖啡的自媒体博主,都成为下沉市场消费爆发的热门素材。
今年春节,火爆的除了《哪吒2》领军的电影市场外,还有预制菜。上海证券引用数据称,2025年春节期间预制菜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预制菜企业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处理食材。
近年来,即烹、即热、即食,运输携带方便,符合当下快节奏生活方式的预制菜出现在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餐桌。预制菜产业连接着田间地头和消费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广西贺州利用供港蔬菜基地和“百年菜乡”的资源优势,培育预制菜全产业链条,带动农业产业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