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多情不寿,过慧易夭这两句话在纳兰容若的生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天资聪颖,他是清朝文学史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却多情自伤,才年仅三十就如灿烂的烟花一般消逝。只有读过他的词才会知道,爱情之凄美,世人之凄苦。他的诗词极为清新自然,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弘一法师说:“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于是有了:“身不苦则福䘵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开。”生命中对我们经历的不公、曲折、坎坷、考验、屈辱都是我们成长的沃土,我们都要在人生中凝炼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终将把我们锤炼成钢筋铁骨。
清代诗人赵翼有一个名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国家的不幸,是诗家创作的幸事。确实,司马迁也有这样的观点,他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是在困境中写就的。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有时处在高峰,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洋洋,有时位于低谷,有“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穷困潦倒。生命的征途一旦开始,就无法再回头,这一路爬山涉水,栉风沐雨,有时感慨“行路难!多歧路!” 有时惆怅“无人会,登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