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很多的人印象之中,清朝末期的军队在反抗洋人的军队的时候,基本上是骑着大马,拿着长矛和大刀冲向洋人的军队,而洋人则会端着枪,抬着炮,等着大清的军队进攻,然后从容不迫地进行射击,将清军一片一片地消灭掉,那时,在笔者小时候,看到这样的画面时,在心里总是会想:为什么清军一点脑子也没有,明明知道洋枪洋炮有多厉害,还这样的往前冲,根本就不可会打赢嘛。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执政的清政府腐败无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不少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那么如果西方列强欺压中国的时候,遇到的不是这样一个清政府,而是康熙乾隆所处的“康乾盛世”,情况会不会有所不同?
现在看来如果用这句话去概括鸦片战争,那就显得有些过于偏颇了,在19世纪中后期爆发的祖鲁战争中,武器比清军落后得多的祖鲁人以四万人伤亡的代价,给英军造成了一万余人的伤亡,其中一次战役居然全歼英军一个团,杀死1000多人,可见战争的成败从来不只取决于装备科技的水平,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从王公贵族到高位权臣,他们始终不愿放弃“大清乃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皆为蛮夷”的傲慢,而这种傲慢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自我封闭和无知至极,直到被“船坚炮利”的洋鬼子以大炮轰开了国门,才终于有那么一小撮人如梦初醒,只可惜已经太晚了。
因为,腐朽落末的满清政府,一帮庸才围着一个老女人,只顾着自己享乐,却将人民和国家的荣辱不顾,不仅任由列强践踏和侵略我们的土地,还跟这些侵略者签订了一条又一条丧权辱国的条约,使我们整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
#清朝是因为妄自尊大才没落的吗?#清朝其实陷入了2种矛盾的状态:1、时而膨胀,天朝上国那一套占据了大脑,被一帮老朽大臣一鼓动,就膨胀了。干出的代表性事件有:借义和拳事件,对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宣战(好比是对全世界宣战)。后来失败,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慈禧逃到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