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已经猜到了是的,就是他们他们的名字是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他们入列了同1962年的英烈们站在了一起…去年8月他们的墓基,已经出现在了康西瓦,随后陈祥榕烈士的墓碑照片在网络上传开,当时他们的事迹尚未解密,因而墓碑复归无名。
这几天,在热搜上最多的词,就是“戍边战士”。这几个熟悉而陌生的字,带我们走进了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看完这些故事,我们才知道:这些忙碌而平淡的日常,是有人用生命在交换。请你擦干眼泪,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陈红军、陈祥榕、祁发宝、肖思远、王焯冉。
宽待俘虏是一项政治工作。随着官方首次公开中印边防军队在喀喇昆仑地区冲突的现场视频,中印边界冲突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面对兵力数倍于解放军的外军侵略行径,中国的边防战士们毫不胆怯,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身影,也再次让人动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烈士纪念碑上,自此多了四个崭新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家卫国,让人民过上稳定的生活,又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印反击战、抗美援越战争、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争等6场战争,在这些战争中,牺牲了无数革命先烈,涌现了众多战斗英雄,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英雄主义,我将陆续介绍那些为国牺牲,为国奋斗的战斗英雄们。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时空》2月19日消息: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就是在这样的生命禁区,一茬茬年轻的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守卫着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春节期间,我们的记者来到这里,记录下边防一线官兵的忠诚与勇敢、坚守与奉献。
这是1963年我写过的一篇文章的标题,那是我在新疆军区骑兵第三团下部队并参加他们野营训练中,了解到第一连战士伊明.艾以提在中印边境战斗中掉队后,毅然向北爬山涉水,英勇回归部队的事迹,并为他拍过两张照片,写下的一篇纪实文章。
自1962年的中印反击战,至今整六十年了,那场战争的亲历者有6位我与他们相识过。有6位是中印反击战中负伤的军人,这6位都坐着手摇式三轮车,年龄都在30多岁,他们坐在三轮手摇车上,每一位由专人护理,偶尔在路上遇到他们,我们院的几个同学会主动帮助推着他们的车走。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延伸阅读:这段视频,还原了喀喇昆仑那场英勇战斗…… 祖国西部边陲,喀喇昆仑高原。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