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湘妹子宋石与戍边的丈夫远隔万里,“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读懂一位军嫂的奉献——喀喇昆仑见证我们“清澈的爱”宋石幸福的一家。通讯员 摄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沙兆华通讯员 杨欣欣3月,湘西边城已满眼春色,而丈夫站岗的地方依然千里冰封。
新疆阿克陶木吉乡,喀喇昆仑山十八罗汉峰,一位体验骑马的游客马术不精,马儿扭头就走。被主人强行拉回来后马儿仍是一再不听话,撂挑子不走了。马主人一再返回,最后上马“硬控”,单骑变双骑,游客总算体验到“一骑绝尘”。
铁血雪域中的科技之光在喀喇昆仑山脉的腹地,常年积雪覆盖的高原上,一场无声的较量正在上演。这里是中印边境对峙的最前沿,也是人类生存的极限地带。然而,就是在这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苍茫雪原上,中国解放军正在书写一个科技与人性交织的奇迹。
新疆军区某团官兵,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喀喇昆仑高原驻训快一年了,这里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他们斗严寒、抗缺氧,锤炼高原尖兵,成为祖国最坚固的界碑。万家灯火团圆时,《新春走基层》记者带您走近他们,去了解边防军人的勇敢与奉献。
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24日电(阿斯亚)祖国西部边陲的喀喇昆仑高原,植被稀疏、高寒缺氧,过往的游客常形容是“氧气吸不饱,风吹石头跑”,就是这样的生命禁区却有一支队伍常年驻守在这里,守护一方平安。坐落于喀喇昆仑腹地海拔4280米的大红柳滩边境警务站,距离市区730余公里,辖区面积2.
陆军某边防团某边防连常年驻守喀喇昆仑,官兵们每次巡逻,都要经过一道急陡山坡,许多故事由此生发——“好汉坡”见证:我把青春献给祖国■李 信 解放军报记者 陈 利 吴安宁官兵们攀爬“好汉坡”的影像被战士阿者马立画在了戍边石上,成为连队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的鲜活素材。
来源:人民日报 一名巴基斯坦人在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参观瞻仰。本报巴基斯坦分社 赛义德·迈赫迪摄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吉尔吉特东郊的丹沃尔村有一座中国烈士陵园。1966年至1978年,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修建喀喇昆仑公路。12年间,数百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献出了生命,其中88人安葬在此。
新疆军区某团利用任务地红色资源开展党日活动——缅怀革命英烈 汲取奋进力量■李兴友 常艳棋巍巍喀喇昆仑,寒风凛冽。近日,新疆军区某团组织部分党员骨干,来到狮泉河烈士陵园开展“学习戍边英雄,强固守防决心”主题党日活动。
退伍老兵交接军车钥匙。张政 摄向军旗敬礼、向军车道别……初冬时节,喀喇昆仑腹地银装素裹,新疆军区某旅某营一场老兵退伍仪式正在举行。雪山巍巍,老兵们见证了高原天路的发展和变迁,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这片热土,留下了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军旅足迹。“向装备告别!
本报驻巴基斯坦特约记者 姚 晓巴基斯坦北部有三座大山,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这些雄伟的高山没有阻挡住人类的脚步,印度河及其支流在崇山峻岭中切割出陡峭的河谷,千百年来,这些如同毛细血管一样的河谷成为古人迁徙的通道,将南亚次大陆与中亚、西亚、中国连接起来,成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
来源:西部战区 作者 | 冯彦宁、胡玉玺、曹媛媛“救命,有人出车祸了!”近日深夜,驻守在海拔5100多米喀喇昆仑高原上的陆军第946医院野战医疗队队员们,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原来,当天傍晚,新疆军区某边防连官兵途经海拔5700多米的某达坂时,突遇一辆地方车辆发生事故。
近日,新疆军区某红军团以合成营为主体,在喀喇昆仑高原展开实兵实弹战术演练。本次演练重点围绕指挥控制、侦察情报、火力打击、协同攻击等重难点内容进行专攻精练,使部队合成作战能力得到有效检验。戳↑看震撼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