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从“云时代”发展到“大模型时代”。从今年年初ChatGPT引发的大模型浪潮,到我国相关的科技企业上线自家大模型产品,“百模大战”不断升级,可谓“百舸争流”。那么,国内外大模型产业发展进展如何?人工智能大模型最终会给人类带来哪些挑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孙文轩)5月17日,在2023搜狐科技峰会上,“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作了人工智能相关话题的分享。他认为,未来5-10年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期。
原标题:关于当前涉人工智能几个法律问题的思考在数字技术快速迭代和普遍应用的今天,人工智能作为数字技术应用的集大成者,对现有法律制度提出了不少挑战。司法审判不仅面临不易理解的技术发展,还要将存在一定滞后性的法律制度与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进行有效匹配。
拥有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每年相关专业毕业生超过450万;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工智能技术采用率持续提高;5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及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提供厚实的基础设施土壤作支撑……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
光明网讯(记者 雷渺鑫)11月8日,以“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张亚勤出席大会全体会议并发言。
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AIGC 改变世界”分论坛上,多位专家在评价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时指出,虽然其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较大技术缺口,甚至直言,现在的人工智能只是一个看似智能的信息处理系统,并不具备真正的理解能力——人类离实现AGI还有较远距离。
每经记者:郑雨航 每经实习记者:宋欣悦 每经编辑:高涵近日,“推迟”“质疑”“未达预期”这类词语频繁出现在人工智能(AI)行业的讨论和报道中。被众人期待“炸场”的OpenAI连续12天的AI发布会细细品来也少了些“革命性”的味道,更像是在已有成果上的修修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