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聊诺弗勒堡的这栋房子、聊花园,我可以聊上几个小时。我知道一切,知道以前的门在哪里,一切,池塘边的围墙,所有花草,所有花草在哪里,甚至那些野草我都知道它们在哪里,一切。米歇尔·波尔特:玛格丽特·杜拉斯,您写过:“我拍电影是为了打发时间。
玛格丽特·杜拉斯,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导演。06这里是一群中国人,在当今那繁荣兴旺的景象中我又看到了他们,他们走路的方式从容不迫,在人群嘈杂中,孤身自立,可以说,既不幸福,也不悲戚,更无好奇之心,向前走去又像是没有往前走,没有向前去的意念,不过是不往那边走而从这里过来就是了,他们既是单一独立的,处在人群之中对他们说又从来不是孤立的,他们身在众人之间又永远是孑然自处。
《情人》是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杜拉斯真正的初恋发生在1930年,当时,年轻的杜拉斯坐渡船去西贡的寄宿学校,中国富商少爷被杜拉斯的异国风韵和青春美貌所倾倒,杜拉斯也被富商少爷所吸引,他们经常约会,每天情人都会开着黑色轿车在学校门口等她,带她进豪华餐厅或去闹市区的一幢房子。
她生于1914年,逝世于1996年,是法国文学史上最具激进、最具有政治属性的女性作家之一。杜拉斯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剧本、散文、游记、电影剧本等,她的作品不仅在法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法国作家杜拉斯一直是文化消费的热门符号,现在也成了社交媒体上“法式松弛感”的流量标签,文艺青年们热衷于谈论关于她和由她衍生的各种话题。但作为电影创作者的杜拉斯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今年是杜拉斯诞辰11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60年。
《迷途:杜拉斯谈电影》,作者:[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法]弗朗索瓦·博维耶 [法]塞尔日·玛热尔 编,译者:袁筱一 袁丝雨,版本:雅众文化·大方·中信出版社 2024年5月费洛·布莱格斯坦(以下简略为 P.B.):您为什么会从写作这么一项孤独的工作转向电影这项集体工作呢?
4月4日,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诞辰纪念日,时至今日,这位法国作家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她在《情人》中留下的话语成为关于爱情的经典名言,她的人生以及与中国的联系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故事,她看似激情满溢地度过了一生,而其姿态又平静如水,在阅读杜拉斯的作品时便能感受到,她非常擅长用平静
时间:4月27日18:30地点: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主题:聚焦玛格丽特·杜拉斯:从文字到影像主持人:廖斯婧与谈人:黄荭、毛尖廖斯婧 黄荭 毛尖那栋属于她的房子,对她具有重要的意义廖斯婧:纪录片《写作》是1993年杜拉斯去世之前拍的,那时候杜拉斯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和杜拉斯的相遇我第一次遭遇的杜拉斯作品是《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杜拉斯传》的作者相似,她第一次读到的杜拉斯也是《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杜拉斯的很多作品一样,这也是一本不那么厚重的书。玛格丽特·杜拉斯。那是我第一次遇到杜拉斯。
◎桑梓四年一度的夏季奥运会正在法国进行,对于现代奥运会来说,这也算一次回家之旅,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田径代表大会上,正是由于法国教育家顾拜旦的提议,源自古希腊的奥运会得以用现代的形式复兴。顾拜旦后来起草了《奥林匹克宣言》,他因此被后人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原标题: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杜拉斯访谈录》出版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在欲望之所写作:玛格丽特·杜拉斯访谈录》(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访谈)改编自1976年在法国电视一台播出、米歇尔·波尔特对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