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滴滴”了一辆苏A车却来了外地车“滴滴”苏牌车却来了皖牌车市民王小姐告诉龙虎网记者,去年11月,她使用滴滴快车从河西出发前往玄武区某地,车辆到达后,她发现车牌为“皖***11G”,而系统明明显示的是南京牌照。
双证是网约车合规的基础,为了吸引网约车司机办理双证,提高合规率。部分平台宣称,合规司机、倾斜派单,但一些司机办证后发现,订单质量明显下降,一天流水最多不过300,有时还不如没办证收入高,平台所谓的倾斜派单是真让人长见识了。
网友爆料称,成都东站存在大量网约车代打黄牛,他们自称是网约车平台业务员,能安排车辆将旅客送至目的地。收取了旅客高额费用后,实际只是代叫了一辆低价网约车。黄牛所收取的费用与所乘车辆平台所需费用差价为3至4倍。假期将至,大家应提高警惕,主动拒绝黄牛拉客、拒绝黑车。
任何一个新产品的上市并成功获得市场的青睐,都离不开企业的成功推广,而在产品推广的过程中,地推又尤为重要。以滴滴为首的打车软件快速发展和普及正剧烈改变着国人的传统出行方式,在上线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滴滴打车已经席卷了过亿用户。那么早期滴滴打车是如何成功地推并迅速占领了打车市场的呢?
东方网2月1日消息:“我通过优步打车叫专车,叫到的是沪牌车,来的却是渝牌车,到底怎么回事?”昨天,读者曹女士致电本报,反映一次优步打车的遭遇。无独有偶,读者王先生来电称,朋友通过软件叫专车,司机在APP接单过来后,车牌号与APP上显示的也不一样。
本想注册成“滴滴出行”快车司机赚点“外快”,不料竟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已被他人冒用。调查中记者发现,目前,利用灰色渠道找他人证件进行申请注册快车司机的现象十分普遍,以有偿“租售”为例,甚至出现了与之相关的“黄牛”群体。
媒体播出有关上海打车难的报道后,24日市交通委紧急约谈滴滴平台。要求滴滴应立即着手下线出租车加价功能,不得以任何方式给巡游出租车提供加价的信息,限时2天。在约谈会上,滴滴也明确表态,将配合主管部门,删去相应的加价模块,时间大概在两周左右,该模块的整改仅限于上海地区。
网友爆料称,成都东站存在大量网约车代打黄牛,他们自称是网约车平台业务员,能安排车辆将旅客送至目的地。收取了旅客高额费用后,实际只是代叫了一辆低价网约车。黄牛所收取的费用与所乘车辆平台所需费用差价为3至4倍。假期将至,大家应提高警惕,主动拒绝黄牛拉客、拒绝黑车。
陈先生想开户做滴滴司机,但因平台官方审核非常严格,只要任何一个环节不符合,滴滴官方都不予开户。然而,让陈先生意想不到的是,自己等来的并不是可以做网约车司机的好消息,而是该男子电话再也打不通,且审核也没有通过,意识到被骗后便急忙前来报警。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盛锐“带路费40元”“我询问哪里可以泊车,有黄牛扒开车门强行带路”……2024年12月初,潮新闻接到网友反映“浙医一院、浙医二院周边停车难,黄牛泛滥”的情况后,连续多日实地进行了走访,发现确实存在车主遭遇黄牛拦路,以“泊车”名义索要“带路费”,并且部分原本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