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宜兴特产紫砂泥料制作的陶器扬名世界,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传播有着密切关系。国庆长假遇见多彩非遗,国风、国潮、国际范,就是这么文艺!
一直有人来问我,买什么样的紫砂壶不容易贬值,这句话应该这样讲,买谁的壶才能跑赢通胀,确实,现在不管是宜兴陶瓷城、紫荆城、陶里、尹家一条街,到处是售卖紫砂壶的商店,加上开在全国各地茶城、古玩城的紫砂壶店不知其数,尤其是紫砂壶专业直播间已经超过一万多家,可以说,如果从今天起不再生产紫砂壶,冗余在市场中的库存数量,足足可以卖十年,可能还不一定卖完,产能严重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今年我看了一下,他是一个机车仿手工的紫砂壶,后来一想,他都已经有上十年了,也不影响使用了,真正的机车壶影响不影响使用,咱也一样不知道,只听抖音上的人说机车壶不能使用,有化学原料,包括这次,也没有能见考察做机车壶的过程,也没有提到机车壶的人是怎么解读机车和手工的,只能是将信将疑吧。
作者:向瑾(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陶器历史悠久,因原始社会的烹食需求应运而生,后随时代更迭逐渐被瓷器取代。明代,紫砂陶的兴盛开启了陶器工艺历史的新篇章。紫砂器不同于普通粗陶的黏土性质,其质地介于陶与瓷之间,具有细密坚韧、透气性强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