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帮助婴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婴儿就会自主排便。食物并不是全部被身体吸收,一些残留物质被一系列的肠道肌肉收缩波推动,而这些收缩波沿着肠道不断向下延伸。成年人的食物必须经过一条约6米长的狭窄管道,而婴儿的消化肠道只有约3.6米长。
能够自主如厕是宝宝成长中的一个重要关卡。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邓常开透露,“上厕所”看似简单,实际上临床中2-5岁的儿童常常遇到如厕困难问题,甚至有些5岁以上的孩子仍有如厕障碍,家长也缺乏相关知识,但正确规范的如厕训练可以减少学龄期儿童发生排尿排便障碍。
对孩子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的,除了饮食问题,其次就是排便问题了。因为定时排便和定时起床、睡觉是一样的,也是与生物钟关系密切的生理行为,孩子如果能够定时排便,那就说明孩子的消化系统运转正常,如果孩子不能够定时排便,那很有可能是肠胃出现了某种问题了。
197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有一位记者问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皮察,“在您的一生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里学到的?”他说:“我个人觉得,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在大学,也不是在实验室,而是在幼儿园。”
一般在宝宝18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学习自己上厕所,但不是说越早越好,因为要想让宝宝成功地完成上厕所的训练,TA要能够分辨出想上厕所的感觉,并理解这种感觉所表示的含义,然后用语言向家长表达上厕所的意愿,在孩子真正准备好之后再进行训练不仅可以缩短训练时间,而且可以快乐地学习。
我家宝宝之前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喜欢憋大便,明明是有便意的,但不到最后一刻,她都不愿意去厕所。如何让她排便成为了全家的头号问题,每次都是用拖,拽,的方式让她去上大号,她就哭啊,闹啊,搞得家里鸡飞狗跳。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随着儿童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改变,小儿便秘的发病率有所升高。通常情况下,小儿便秘可自行缓解,但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便秘反复发作、消化系统功能受损、肛裂、痔疮等情况,甚至给患儿造成心理上的恐惧,从而抗拒自行排便,长期依赖开塞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