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6岁高龄的老兵于德才,听说有人前来探访,早早地穿好一身利落的军装在院内等候。“在战场上,通讯员、举旗手和司号员,目标都很显眼,也是非常容易牺牲的。我在解放战争期间,一直做通讯员,哪里需要就得冲到哪里,受伤了也不撤退。”
“军人的使命,就是为祖国、为人民。”硝烟远去,精神永存。盛夏的清晨,记者来到松原市宁江区毛都站镇西伯村,听95岁抗美援朝老兵田庆林讲述那段峥嵘岁月,感受炽热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面对记者,老人道出了他心中军人的职责与使命。谈起自己的革命经历,田庆林老人神情十分凝重。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公主岭市,探望老兵张俊财。今年92岁高龄的张俊财面对记者,深情地讲起了那段峥嵘岁月。张俊财17岁时毅然参军,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当年,我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
编者按 为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抢救性挖掘整理参战老兵为建立和保卫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教育引导社会各界群众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珍惜现在美好幸福生活,凝聚起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强大精神力量,在“八一”期间开展“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
开栏语:“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到来之际,央广网记者走访数位老兵,抢救性挖掘老兵英勇事迹,全面整理老兵珍贵记忆。即日起,央广网吉林频道特别推出《强国复兴有我·寻访老兵足迹》专题报道,一起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来源:【中国吉林网】初见薛级臣,这位临近百岁的老人,小麦色的皮肤,憨厚朴实。当问及薛级臣为什么参军时,他顿了顿,眼神明亮起来,骄傲地说:“我要为人民服务!”薛级臣,1925年出生,1945年入伍,1965年退役。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94岁高龄,仍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老兵朱万金,听着熟悉的旋律,时至今日,依然眼含热泪。老兵朱万金。1946年,年仅16岁的朱万金积极响应征兵号召,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圆了儿时的从军梦想。
吉林新闻联播8月2日播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情系最可爱的人 寻访老兵足迹】冯国卿:我是一个兵 爱国爱人民情系最可爱的人,寻访老兵足迹。家住白山市浑江区驮道村的冯国卿今年97岁高龄,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下战功。
“虽然在战斗中经常遭遇危急时刻,但是能够上战场保家卫国,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谈起当年入朝作战的经历,年过九旬的老兵汪延开依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1950年11月,年仅16岁的汪延开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和平的深切向往,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从军之路。老兵汪延开。
“我记得在三所里阻击战中,我打中6个敌人。观察员给我报数说消灭6个敌人,当时那炮不好打啊,打准了6个,给我乐坏了。”93岁的老兵王振余精神矍铄,回忆起自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峥嵘岁月,滔滔不绝。老兵王振余。1931年4月,王振余出生于东北农村一个贫苦家庭。
今年91岁的老兵张俊财,17岁就毅然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因在战场上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三等功1次。老兵张俊财。“当年,我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抗美援朝战场。”张俊财说。
红色记忆犹如璀璨的历史瑰宝,老兵故事更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活教材。盐城市开展“寻访老兵足迹‘盐’续红色记忆”全媒体宣传活动,从精选人员、精细拍摄、精心宣传等方面着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精选人员,夯实活动根基。
战场上,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只为救下更多伤员。即将百岁的老兵杜德山和战友们便是这样一群担架兵。老兵杜德山1925年出生,吉林蛟河人。回顾往事,最让这位百岁老兵难忘的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那段峥嵘岁月。
一直以来,区委党史办以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弘扬红色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发展信心、汲取奋进力量,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近期开展了走访老兵活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