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湖南岳阳王女士称,自己做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致10级伤残。王女士术后左腿长了2.3厘米走路不平(来源:我们视频)2022年11月,王女士在家摔伤左腿导致骨折,花3万元到长江骨科医院做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发现,左腿比右腿长2.3厘米,经医疗鉴定为伤残十级。
极目新闻通讯员 白璐 张敏武汉一女子摔倒时习惯性用手撑地,以为如此常见的摔伤骨折并无大碍,在家附近的诊所进行手法复位后便没在意。1个多月后,该女士感觉手腕仍疼痛难忍,就医后才得知保守治疗无效,不得不面临手术。68岁的李女士(化姓)是一位园艺爱好者,退休之后一直热衷于侍弄花草。
不久前,一场意外让16岁女孩的股骨颈遭受重创,骨折带来的剧痛如恶魔般缠绕着她。手术台上的灯光白得刺眼,各种仪器发出单调的声响,仿佛是死神倒计时的脚步,手术刀精准地在女孩的股骨部位切开一个切口,那一瞬间,鲜血渗出,如同生命在无声地呐喊。
日前,23岁的翟同学不慎遭遇车祸,被120紧急送往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就诊。急诊科第一时间开放绿色通道,CT、B超检查结果提示,她会阴部出血,右骶骨骨折、右耻骨联合骨折、耻骨上下支骨折、右胫骨远端骨折,全身伴有多处挫伤,伤情十分严重,幸运的是并未伤及脏器。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李林牧 姜婵媛 胡玲夜间骑行往往伴随不少的风险,近日,53岁的白女士(化名)夜间乘车回家的途中遭遇“井盖杀”,导致骨盆多处骨折甚至造成盆腔大出血,在武汉市普仁医院创伤骨科医护团队的救治下化险为夷。
日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在手腕部骨折微创治疗上取得新突破。该院创伤骨科手足外科团队成功应用腕关节镜辅助技术,为21岁女大学生小施(化名)行经皮右舟状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4天,小施康复出院,在腕部没有留下手术刀疤。
麦岛利群生活超市门口的两层台阶多处破损却迟迟未修,前去购物的青岛市民庄女士踩在看起来没问题的石板上,不料脚被卡住,人重重地摔倒,脚踝两处骨折,当晚就做手术打入5根钢钉,医生要求3个月不能下地,6个月不能上班。
31岁的段女士在晚上下班回家后,因过于疲惫,关门时左手不慎被门撞击,右肩也被撞击至墙面,当时她就感觉左手和右肩都疼痛较为剧烈,不像是仅仅擦伤那么简单,还伴随肿胀,活动起来不灵活等情况,随即段女士坚强地自己拨打急救电话,之后送至我院就诊。
许多女性都爱穿高跟鞋,一穿上去感觉气场都不同了,人也自信许多。半年前,周女士因穿高跟鞋崴脚致腓骨远端撕脱性骨折,在当地医院进行了石膏固定,但一个月后周女士骨折的部位还是不适,遂找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副主任侯辉歌治疗。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见习记者 赵雪纯通讯员 罗雪洁 荆彤七旬老人在一场车祸中左臂骨折,手术后一直未复查,骨头愈合出问题,导致骨折部位出现严重畸形。这十多年来,老人反复手术翻修,手臂仍无法负重,生活难以自理。在武汉市第四医院,专家改变手术方式,将左肘关节全部置换。
“创伤大、疼痛、恢复慢……”“伤筋动骨100天”是人们对传统骨科手术的观念。然而,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骨科手术机器人正走进医院,使骨科手术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日前,广州和平骨科医院引入骨科手术机器人,并在其辅助下完成了多台骨折手术,术后病人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吴玲珑 记者 郑佳颖人体共有12对肋骨,左右各12根。如果一下断了12根肋骨,疼到什么程度?一般人不敢深呼吸、咳嗽,甚至动都不敢动。躺着不动,又为治疗带来难度,还可能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32岁的蒋女士(化名),近期在一场车祸中严重受伤,造成全身多处骨折。
【来源:东莞时间网】近日,东莞52岁的梁女士(化名)开车时意外发生车祸,头部、右肩、胸部等多处造成严重创伤,呼吸吃力,被紧急送往东莞康华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疗团队发现患者存在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右侧创伤性血气胸、颅骨骨折、右侧锁骨骨折、右侧肩胛骨骨折。